[发明专利]一种CsPbI3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0941.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国;刘海;柯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4 | 代理人: | 卢萍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spbi3 钙钛矿 量子 电致发光 二极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PbI3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本体,所述二极管本体包含有两个引脚,所述二极管本体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贯穿设有两个与空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引脚贯穿通孔并延伸至空腔内设置,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对引脚进行弯折的弯折机构,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抵板,所述底板内设有用于对两块抵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两个焊脚,两个所述焊脚分别与两块金属板电性连接。本发明对发光二极管的更换和维护较为方便不会对电路板造成损伤,且焊接时不需要对焊脚进行弯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sPbI3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在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这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发出低光度的红光,之后发展出其他单色光的版本,时至今日能发出的光已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也提高到相当的光度。而用途也由初时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器和照明。
现有发光二极管在于电路板焊接安装后不可拆卸,在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更换时很容易对电路板造成损伤,导致发光二极管损坏时,需要对电路板整体进行更换,较为浪费材料,而且在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焊接时,需要对引脚进行弯折以调节焊接位置,对引脚容易造成折断的情况,焊接较为不便。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CsPbI3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发光二极管更换较为不便且焊接时容易对发光二极管的引脚造成损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CsPbI3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sPbI3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本体,所述二极管本体包含有两个引脚,所述二极管本体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贯穿设有两个与空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引脚贯穿通孔并延伸至空腔内设置,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对引脚进行弯折的弯折机构,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抵板,所述底板内设有用于对两块抵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两个焊脚,两个所述焊脚分别与两块金属板电性连接,所述底板内设有用于对两个焊脚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弯折机构包括与空腔内侧壁固定连接的竖板,所述竖板上贯穿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外螺纹套设有两块螺纹块,两块所述螺纹块均与条形通孔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贯穿底板并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柄,所述竖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弯折板,两块所述螺纹块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偏转杆,四根所述偏转杆远离螺纹块的一端分别与两块弯折板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两块弯折板将引脚弯折并与两块金属板抵紧。
优选地,两块所述螺纹块上均贯穿设有与第一双向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的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地,两块所述弯折板相背的侧壁上侧呈倒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底板内的驱动腔,两块所述抵板相背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远离抵板的一端均滑动贯穿底板并分别延伸至两个驱动腔内,两根所述螺纹杆外均螺纹套设有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分别与两个驱动腔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腔之间转动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两个螺纹套筒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贯穿底板并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民族大学,未经北方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