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静电塑片元件重液悬浮巨量转移组装和固晶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7583.5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7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正科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21/6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元件 悬浮 巨量 转移 组装 方法 系统 | ||
一种带静电塑片元件重液悬浮巨量转移组装和固晶的方法和系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全新思路和额外的优点。其特征包括:向塑片元件施加静电力置入重液中,重液的浮力克服塑片元件的重力,带静电的塑片元件相互排斥,静电力和浮力共同作用,将塑片元件基本均地分布在重液表面上,其中重液容器的液面边缘内侧设置可分段调节静电电压大小的静电发射棒及绝缘块,静电排斥力使塑片元件分散漂移,去除多余的非矩阵分布排列的塑片元件集合。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组装多个塑片元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重液,其密度从2.0‑4.3克/立方厘米,重液容器边缘可以施加可分段调节大小的静电压;料斗,在施放塑片元件进入重液表面之前,方便对其施加静电荷,其中静电电压可以调节大小。所述的静电斥力和重液的浮力的共同作用,将多个塑片元件基本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的重液表面上,同时去除多余的塑片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塑片原件组装成矩阵分布排列的栅极阵列的方法,更具体的是涉及将发光二极管LEDs芯片组成矩阵分布排列的栅极阵列。
技术背景
目前发光二极管LED元件组装的方法可能会很慢,并且无法操作很小的元件,对于大尺寸LED显示器,LED元件的组装时间随着像素间距的缩小成几何级别的增加,装配时间和相关设备成本的增加,决定了Mini-LED和Micro-LED显示器的产量和制造成本。Micro-LED显示器最早由的德州理工大学的姜洪兴和林静宇教授2000年在堪萨斯州立大学期间首先发明的(夫妇俩均为温州籍科学家),直至目前为止仍旧无法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大尺寸小间矩的LED显示器产品,导致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一种发光二极管LED的组装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全新思路和额外的优点。其特征包括:向塑片元件施加静电力置入重液中,重液的浮力克服塑片元件的重力,带静电的塑片元件相互排斥,静电力和浮力共同作用,将塑片元件基本均地分布在重液表面上,其中重液容器的液面边缘内侧设置可分段调节静电电压大小的静电发射棒及绝缘块,静电排斥力使塑片元件分散漂移,去除多余的非矩阵分布排列的塑片元件。
附图摘要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在权利要求书中被特别指出并明确地作为具体实施例提出要求保护的内容;本发明的上述对象、特征和优点,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清楚地说明了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组装多个塑片元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图2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创建重液静电装置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包括悬浮在重液液面的具有均衡相互静电排斥力的平衡系统;
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描绘了塑片元件组成的一个前视图和一个侧视图:
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描绘了塑片元件LED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附图描绘了整个系统实施例的顶视图,包括重液容器、塑片元件、元件料斗以及施加静电系统等:
图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描绘了整个系统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包括施放塑身片元件的料斗,其中包括除湿冷风进口(除湿冷风装置未图示),加热装置以及施加静电装置等:
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描绘了整个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包括带静电自由分散悬浮的塑片元件、重液容器边沿的可分段式调节施加静电系统和多余塑片元件的储存区域:。
图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描绘了整个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8B和顶视图8A,包括把塑片元件从重液液面上带过来的转移基板和待组装的塑片元件,以及转移基板背面设置的真空吸附装置:
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描述一个实施例系统截面图9B和顶视图9A,包括可提升的转移基板以及其所包含的真空吸附凹槽,成对分布的硅电极吸附板和真空隔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正科,未经吴正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5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 下一篇:触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