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mink基因、S-mink蛋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用于动物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5793.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6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萍;贾蕊;张改平;陈玉梅;孙亚宁;刘红亮;丁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50 | 分类号: | C12N15/50;C12N15/11;C12N15/866;G01N33/68;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31;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nk 基因 蛋白 制备 方法 应用 用于 动物 新型 冠状病毒 抗体 检测 试纸 | ||
1.S-mink基因,其特征在于,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S-mink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细胞或重组菌。
3.用于扩增如权利要求1所述S-mink基因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正向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4.S-mink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载体构建:用PCR技术扩增如SEQ ID NO:2所示的S-mink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的载体中,并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转入克隆感受态细胞E.coli DH5α和/或E.coli DH10Bac,经菌液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扩大培养提取质粒,通过蓝白斑筛选将质粒转入E.coli DH10Bac,鉴定后扩大培养并提取粘粒;
2)蛋白表达与纯化:用上述提取的杆状病毒粘粒转染昆虫细胞,实现S基因的真核表达,提取并纯化表达产物,即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S-mink蛋白制备方法在制备用于动物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中的应用。
6.用于动物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包括S-mink蛋白,所述S-mink蛋白负载于固相载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以及在底板上依次排列设置的样品垫、结合垫、层析膜和吸水垫;所述结合垫上负载有与标记物结合的S-mink蛋白;所述层析膜上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靠近结合垫一侧,所述质控线靠近吸水垫一侧;所述检测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溶液喷涂形成;所述质控线由抗动物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的IgG溶液喷涂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物为胶体金、胶体银或胶体硒中任一种;所述样品垫与结合垫为玻璃纤维膜、尼龙纤维膜或聚酯纤维膜任一种;所述层析膜为硝酸纤维素膜、纯纤维素膜、羧化纤维素膜或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中任一种;所述吸水垫为吸水滤纸。
9.用于动物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抗原蛋白,并用胶体金标记抗原,所述抗原蛋白为S-mink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将胶体金标记的S-mink蛋白负载于结合垫上,得到负载胶体金标记S-mink蛋白的结合垫;
3)将样品垫在缓冲液中充分浸泡并干燥,所述缓冲液包括0.01mol/L PBS、0.1%TritonX100或4%Tween-20、0.01%叠氮钠;
4)在层析膜上喷涂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溶液喷涂形成,所述质控线由抗动物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的S-mink蛋白的兔源IgG溶液喷涂形成;
5)将层析膜粘贴在底板上,在层析膜一端粘贴吸水垫,在层析膜另一端粘贴结合垫,最后粘贴样品垫,将组装完成的检测试纸切割为试纸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抗原蛋白包括如下步骤:①载体构建:用PCR技术扩增如SEQ ID NO:2所示的S-mink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的载体中,并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转入克隆感受态细胞E.coli DH5α和/或E.coli DH10Bac,经菌液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扩大培养提取质粒,通过蓝白斑筛选将质粒转入E.coli DH10Bac,鉴定后扩大培养并提取粘粒;②蛋白表达与纯化:用上述提取的杆状病毒粘粒转染昆虫细胞,实现S基因的真核表达,提取并纯化表达产物,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7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