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夫茶粥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1839.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云帆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33/10;A23L33/105;A23L31/00;A23L19/00 |
代理公司: | 河北亿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2 | 代理人: | 薛丽婷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夫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夫茶粥及其制作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工夫茶粥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大米70~90g、无花果200~240g、桂圆干90~110g、茯苓5~10g、陈皮5~10g、粘米粉5~10g、茶叶3~6g、纯净水430~660g。通过在粥中加入茯苓,可以起到健脾胃祛湿气的功效,加入陈皮可以起到理气化痰的功效,加入无花果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化痰祛湿的功效,加入桂圆干可以起到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加入茶汤可以起到清热降火、祛风解暑、清心利尿,并且将茶汤加入粥中制成茶粥,还具有健脾开胃、化痰消食、利尿消肿、益气提神的功效,从而使粥具有保健功效,食用更有益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夫茶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粥,是一种由稻米、小米或玉米豆类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粥的种类繁多,但大多不具有保健功效,已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夫茶粥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粥不具有保健功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工夫茶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大米70~90g、无花果200~240g、桂圆干90~110g、茯苓5~10g、陈皮5~10g、粘米粉5~10g、茶叶3~6g、纯净水430~660g。
优选的,所述茶叶可以是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和黄茶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大米与纯净水的添加比例为1:4。
优选的,所述茶叶与纯净水的添加比例为1:5。
优选的,所述工夫茶粥原料优选为:大米70~80g、无花果200~220g、桂圆干100~105g、茯苓5~7g、陈皮5~7g、粘米粉5~6g、茶叶3~5g、纯净水450~550g。
优选的,所述工夫茶粥原料更优选为:大米80g、无花果220g、桂圆干105g、茯苓5g、陈皮5g、粘米粉5g、茶叶3g、纯净水470g。
一种工夫茶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
首先将茯苓和陈皮分别用破壁料理机研磨粉碎,并用100~120目筛网过滤去除大颗粒残渣,然后将茯苓粉、陈皮粉和粘米粉混合在一起,制得混合粉末备用,同时将桂圆干去皮、去核后备用;
S2.煮粥
将大米淘洗干净后,按比例加入纯净水,熬煮30~35min,然后将无花果切碎后放入粥中,继续熬煮15~20min后,再将桂圆干加入粥中,并将混合粉末用凉开水花开后也加入粥中,继续熬煮30~35min;
S3.茶汤准备
先用60~70℃的温水将茶叶浸泡1~3min,滤除温水后,将茶叶放入茶壶内,按比例加入纯净水,煎煮6~8min,制得茶汤备用;
S4.混合
将茶汤倒入煮好的粥中,搅拌均匀即可完成工夫茶粥的制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夫茶粥及其制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云帆,未经方云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1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