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眼动数据的预瞄距离计算方法、系统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4599.4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莲;范志臻;任园园;马佳磊;李显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8 | 分类号: | G06V40/18;G06T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亚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距离 计算方法 系统 设备 | ||
1.一种基于眼动数据的预瞄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建立的坐标系或者预设坐标系获取驾驶人眼睛的眼动数据,通过摄像设备获取眼动数据对应的车辆前方景象;
基于眼动数据识别驾驶人注视点,以驾驶人眼睛至注视点为预瞄方向,获取车辆前方景象的预瞄方向上包含注视点的车辆前方景象为预瞄景象;
在所述预瞄景象中将注视点和驾驶人眼睛的相对位置基于坐标系进行标定;根据标定后的注视点和驾驶人眼睛的相对位置计算出所述注视点至眼睛的水平距离,即得,其中,根据标定后的注视点和驾驶人眼睛的相对位置计算出所述注视点至眼睛的水平距离,包括:
获取注视点像素坐标和注视点投影至左右侧车道线内侧和外侧两端点的坐标,基于预设的单目测距算法的距离计算程序,获取驾驶人眼睛位置至注视点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眼动数据的预瞄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动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驾驶人眼睛的位置、眼睛投影到注视点的位置、采样时间和驾驶人眼睛距地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眼动数据的预瞄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瞄景象中将注视点和驾驶人眼睛的相对位置基于坐标系进行标定前,还包括对所述眼动数据进行眼动数据的分类处理和后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眼动数据的预瞄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眼动数据对应的车辆前方景象的方式是实时录制驾驶人前视区域的视频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眼动数据的预瞄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瞄景象中将注视点和驾驶人眼睛的相对位置基于坐标系进行标定,包括:基于车辆前方景象建立二维虚拟驾驶场景,将二维虚拟驾驶场景及注视点输入到预先编好的采集像素点程序中;
将注视点与所述二维虚拟驾驶场景融合,在二维虚拟驾驶场景里标定驾驶人注视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眼动数据的预瞄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计算模块基于预设的单目测距算法的距离计算程序,获取驾驶人眼睛位置至注视点的距离,包括:
根据注视点像素坐标(x0,y0)、注视点像素坐标和注视点投影至左侧车道线内侧和外侧两端点的坐标(x1,y1),(x2,y2)和投影到右侧车道线内侧和外侧两端点的像素坐标(x3,y3),(x4,y4);
计算出左侧车道线内侧和外侧两端点间的像素长度l1和右侧车道线内侧和外侧两端点间的像素长度l2;
计算注视点至点(x1,y1)与点(x2,y2)中点的像素长度l3、计算注视点至点(x3,y3)与点(x4,y4)中点的像素长度14;
然后根据所述l1、l2、l3和l4通过三角关系及投影变换即可求得人眼至(x1,y1)的距离L1,同理可以获得人眼至(x3,y3)的距离L2、驾驶人眼睛位置至注视点的距离L0和预瞄距离L,相关公式如下:
其中,
换算系数β为摄像设备位于单位距离拍摄时,图片中一个像素长度所对应真实距离的长度;
α为比例系数;
W是路面车道线宽度;
D为相邻两车道间距;
H为驾驶人眼睛距地面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45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气治疗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饮片自动灌装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