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5226.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陈强;傅少华;刘昌义;杜权;郑瑜;罗冬春;张少平;吴小勇;赵洵;孙泽;胡飞;李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7/08 | 分类号: | B66C7/08;B66C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刘立烈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无缝 连接 轨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包括前轨道、后轨道和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装置和连接装置;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第一铰接柱设置在第二铰接柱上;连接装置包括两连接轨和两连接梁;第一铰接柱的前侧通过一连接轨与前轨道相连,第一铰接柱的后侧通过另一连接轨与后轨道相连;两连接梁分别位于第二铰接柱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梁的前端与前轨道的后端相连、连接梁的后端与后轨道的前端相连,连接梁的上侧与连接轨相连。本发明在前轨道和后轨道的接缝处设置连接结构,前轨道和后轨道能够分别围绕铰接装置旋转,使轨道与铰接装置的间距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以内,可以确保轨行式设备在轨道上的平稳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场地或者施工需要,轨道行走设备的常常会采用轨道来实现行走。而在轨道的转弯处通常由两条轨道连接形成,其存在折角,由于折角的出现,导致两条轨道的连接处出现较大的缝隙,当折角越大,缝隙就越宽,当缝隙的宽度超过2mm时,会导致轨道行走设备的运行不平稳,甚至脱轨。
尤其是在轨道行走设备为桥门式起重机时,还要求轨道的转弯处的折角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调整,这更加增大了解决轨道连接处的缝隙问题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包括前轨道、后轨道以及连接前轨道和后轨道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装置和连接装置;
所述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二铰接柱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铰接柱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铰接柱设置在第二铰接柱的上端面中心处;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连接轨和两连接梁;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前侧通过一连接轨与前轨道相连,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后侧通过另一连接轨与后轨道相连;两连接梁分别位于第二铰接柱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梁的前端与前轨道的后端相连、连接梁的后端与后轨道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梁的上侧与连接轨相连。
在本申请中,当前后轨道弯折时,轨道分别围绕铰接装置旋转,使轨道与铰接装置的间距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以内,可以确保轨行式设备在轨道上的平稳运行。
作为优化,两所述连接轨靠近第一铰接柱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前后两侧皆配置在连接轨的弧形槽内。
这样,能够对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进行竖向限位。
作为优化,所述前轨道的后端与所述后轨道的前端皆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为扇形,两个安装槽形成用以安装第二铰接柱的空间;两个安装槽外周的左右两侧皆呈斜面,且该斜面从靠近安装槽的一侧到远离安装槽的一侧呈逐渐远离第二铰接柱的中轴线的趋势设置。
这样,斜面能更好地配合轨道的摆动角度。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梁包括前接头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的前侧与前轨道相连,所述前接头的后侧凸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前榫头;所述后接头的后侧与后轨道相连,所述后接头的前侧凸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后榫头;其中,所述前榫头与后榫头交错相连。
这样,方便第二铰接柱的安装。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铰接柱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的周侧延伸至第二铰接柱外,所述卡接装置通过螺栓与连接轨相连;所述第一铰接柱设置在卡接装置上。
作为优化,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卡接环和卡接板;所述卡接环的内部具有一个上下延伸的卡接通道,所述第一铰接柱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卡接通道内;所述卡接板连接在卡接环的外侧,所述卡接板通过螺栓与连接轨相连。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铰接柱的下段还沿周向凹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环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