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出轴承送油机构、中间减速器及直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2903.5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宋益明;朱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21;F16H57/04;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轴承 油机 中间 减速器 直升机 | ||
1.一种输出轴承送油机构,用于直升机中间减速器输出轴承的润滑,包括机匣(1)、齿轮轴(2)、轴承(5)和端盖(6),机匣(1)和端盖(6)连接,齿轮轴(2)设置于机匣(1)内并通过轴承(5)与端盖(6)转动连接,机匣(1)内设置有用于储存润滑油(11)的机匣油池,齿轮轴(2)包括输出轴和齿轮,直升机中间减速器输入轴啮合并驱动齿轮旋转以带动机匣油池内的润滑油(11)飞溅,直升机中间减速器输入轴轴线与齿轮轴(2)轴线呈钝角布设,其特征在于,
输出轴承送油机构还包括布设于输出轴的内腔并随输出轴旋转的导油结构(4)以及设置于导油结构(4)的输入端的集油装置(3),
集油装置(3)用于收集飞溅的润滑油(11)并导入至导油结构(4)内,导油结构(4)用于通过旋转离心作用将进入的润滑油(11)沿导油结构(4)的轴向贴合于内壁面流动并导入至端盖(6)的端盖油槽内,进而使润滑油(11)通过端盖油槽流向轴承(5)以实现对轴承(5)的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油结构(4)的内孔形状呈径向尺寸由输入端向输出端方向逐渐增大的锥体形状;或者
导油结构(4)的内壁面开设有由导油结构(4)的输入端螺旋延伸至导油结构(4)的输出端的螺旋槽,且螺旋槽的旋转方向和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相同;或者
导油结构(4)的内壁面开设有沿输出轴的轴向布设的导向槽,导向槽的槽深由导油结构(4)的输入端到导油结构(4)的输出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其特征在于,集油装置(3)包括用于收集润滑油(11)的集油槽(13)以及用于将集油槽(13)内的润滑油(11)导出的导油管(14),导油管(14)分别与导油结构(4)和集油槽(1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其特征在于,集油槽(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法兰和内螺纹,集油槽(13)通过安装法兰固定连接于机匣(1)的内侧壁上,导油管(14)的进油端设置有与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集油槽(13)通过内螺纹与导油管(14)的外螺纹连接,导油管(14)的出油端与导油结构(4)的输入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其特征在于,输出轴承送油机构还包括法兰盘(8)和锁紧螺母(9),法兰盘(8)安装于输出轴上,锁紧螺母(9)和法兰盘(8)连接并用于将法兰盘(8)锁紧于输出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油结构(4)的输出端设有周向均匀布设的多个导油孔,输出轴设有与导油孔对应设置的出油孔,导油孔与出油孔一一对应布设,法兰盘(8)和齿轮轴(2)的之间设有与出油孔对应设置的导油空腔,集油装置(3)、导油结构(4)、导油孔、出油孔、导油空腔、端盖油槽、轴承(5)和机匣油池依次连通以形成导油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其特征在于,输出轴承送油机构还包括第一O形圈(12)、第二O形圈(10)以及设置于第一O形圈(12)和第二O形圈(10)之间的花键副,花键副靠近导油空腔的一侧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O形圈(12)的第一O形圈槽,花键副靠近锁紧螺母(9)的一侧法兰盘(8)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O形圈(10)的第二O形圈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其特征在于,输出轴承送油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法兰盘(8)与端盖(6)之间并用于密封端盖油槽的唇形油封(7)。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其特征在于,轴承(5)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10.一种中间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出轴承送油机构。
11.一种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间减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29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受激拉曼散射的胃内窥活检组织病理学成像方法
- 下一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