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脱粘剂、其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抑菌脱粘剂提高瓦氏雅罗鱼人工繁育孵化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0538.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常玉梅;韩世成;梁利群;孙博;张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曹徐婷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菌脱粘剂 制备 方法 利用 提高 瓦氏雅罗鱼 人工 繁育 孵化率 | ||
1.一种抑菌脱粘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吸附性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抑菌成分组成,所述抑菌成分主要由五倍子、黄芩、苦参、金银花、连翘和菖蒲组成,所述抑菌成分的载药量为1~5wt.% ,所述吸附性载体为硅藻土、活性炭或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抑菌脱粘剂用于瓦氏雅罗鱼的人工繁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抑菌脱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成分为重量份为5~10份的五倍子、6~8份的黄芩、6~8份的苦参、4~6份的金银花、4~6份的连翘和4~6份的菖蒲的中药混合水提物或微米级中药混合粉末。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抑菌脱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中药混合水提物或微米级中药混合粉末:
将重量份为5~10份的五倍子、6~8份的黄芩、6~8份的苦参、4~6份的金银花、4~6份的连翘和4~6份的菖蒲放入10倍体积的纯水中,浸泡12h后,煎煮至剩余液体为原纯水体积的1/3,即为中药混合水提物;
或者将重量份为5~10份的五倍子、6~8份的黄芩、6~8份的苦参、4~6份的金银花、4~6份的连翘和4~6份的菖蒲超微粉碎至粒径为200目的微米级中药混合粉末;
步骤二、制备抑菌脱粘剂:
将吸附性载体烘干至恒重,按吸附性载体与中药混合水提物质量体积比为1g:30mL将两者混合,超声处理后用100目筛过滤得到抑菌脱粘剂;
或者将吸附性载体烘干至恒重,按吸附性载体与微米级中药混合粉末质量比为1:3将两者混合,球磨处理后用100目筛过滤得到抑菌脱粘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抑菌脱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超声处理是在100~300W功率下超声处理30~45min;所述球磨处理是在球磨机转速为200~300rpm条件下球磨1~2h。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抑菌脱粘剂提高瓦氏雅罗鱼人工繁育孵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人工受精:分别蓄养采捕到的性腺发育完善的瓦氏雅罗鱼的3龄雌鱼和雄鱼;在气温15~20℃条件下挤压采集雌鱼的成熟卵粒和雄鱼的精液共同置于容器中,用毛笔充分搅拌使精液均匀包裹成熟卵粒,静置2~5min,注入清水激活精子,完成人工受精;
步骤2、受精卵脱粘及防治水霉处理:抑菌脱粘剂加纯水搅拌得到抑菌脱粘剂悬浊液,边搅动抑菌脱粘剂悬浊液边将步骤1得到的受精卵缓慢倒入悬浊液中,继续搅拌3~5min,使受精卵脱去粘性并均匀地分布在悬浊液中;
步骤3、孵化:将经过步骤2脱粘处理的受精卵移入孵化槽,将分散的受精卵置于孵化水源中进行流水孵化;
步骤4、育苗:孵化的仔稚鱼平游后放入室外的育苗池内进行强化培养,得到瓦氏雅罗鱼鱼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高瓦氏雅罗鱼人工繁育孵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10~15尾雌鱼的成熟卵粒和10~12尾雄鱼的精液共同置于容器中进行人工受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提高瓦氏雅罗鱼人工繁育孵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抑菌脱粘剂悬浊液的浓度为10~15w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提高瓦氏雅罗鱼人工繁育孵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孵化槽在投入脱粘受精卵前先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对孵化槽内水源进行过滤和生石灰消毒处理,清除水体中的病原菌、水霉孢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提高瓦氏雅罗鱼人工繁育孵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孵化槽水温为14~22℃,水深50cm,放卵密度为800~1000粒/L,水中溶解氧不低于10mg/L,水流速为0.3~0.5m/s孵化7~14天,将水流升至0.5~0.8m/s再孵化10~1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05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