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9507.5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心宇;张大陆;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H01M8/04119;H01M8/047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柏子雵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富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空气 供应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本发明在燃料电池正常运行过程中,将电堆排出的大量液态水进行气水分离,从而避免大量液态水进入增湿器,影响增湿器的增湿效率、增湿器的使用寿命及燃料电池的冷启动时间。本发明在燃料电池腔体出现氢气浓度过高的情况下,控制一部分空气依次经过旁通路进入电堆PACK内,对电堆PACK内的氢气进行稀释吹扫,并最终汇入混排口,通过尾排排入大气,减少氢气在电堆腔体内的聚集,引发安全隐患。本发明通过在旁通路上增加单向阀,阻止了混排口处的氢气混合气进入电堆PACK内,减少了电堆PACK内氢气浓度值超高的频率,降低了氢气浓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器动作的次数,进而增加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及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供应系统,属于燃料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在燃料电池系统运行过程中,燃料电池PACK内以及尾排混排口中会聚集未反应完成的氢气。现有的结构设计,都是将通过燃料电池PACK内的旁通路直接接入尾排混排口,混排口中未反应完成的氢气等混合气体会通过旁通路直接回流至燃料电池PACK内。如果PACK内氢气浓度值超标,会触发氢气浓度传感器报警。氢气浓度值超标不多时,会导致燃料电池运行出现故障,影响燃料电池正常运行;如氢气浓度值超标严重时,容易引发氢安全隐患。此外,在燃料电池系统运行过程中,氢气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为水,水在三相界面(可以理解为催化位点)产生时是气态的,会在浓度梯度下向流场扩散,进入流场后在气流的对流作用下被带走。当气体从较高温度的电堆中出来的时候,由于出口管路一般直接暴露在环境温度中,水蒸气受冷凝结,生成大量的液态水。当大量的液态水进入增湿器后,会导致增湿器内通道堵塞,水汽无法完全进入增湿通道,进而影响增湿器的增湿效率。如增湿效率被影响下降以后,进入电堆的空气湿度也会随着降低。此外,当液态水进入增湿通道的时候,在关机吹扫时,增湿通道内的液态水不易吹出或吹扫不干净,在低温环境下,会导致液态水在增湿器通道内结冰,从而影响增湿器的使用寿命及增加燃料电池的低温冷启动时间。因此,防止液态水进入增湿器,可以保证增湿器的增湿效率,以及增湿器的使用寿命。
现有专利中,CN 110649288 A解决了空压机喘振和电堆腔体浓度过高的问题,但在腔体出气端直接连接到了尾排管路节气门后端,这样在旁通路停止供气的时候,尾排中含氢的气体会沿着旁通路回流至电堆腔体内部。如旁通路一直供气进行吹扫,这样会增加空压机的工作压力,降低空压机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整个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从根本上,电堆腔体内部氢浓度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大量液态水进入增湿器及燃料电池腔体内,导致氢气浓度值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冷却压缩单元,空气冷却压缩单元包括用于压缩空气的空压机,空气冷却压缩单元的出口分别与增湿器的第一入口以及第一旁通路相连通;
由第一入口进入增湿器的气体经由第一出口出增湿器,自第一出口排出增湿器的气体经进气节气门由电堆入口进入电堆PACK内的电堆,电堆排出的经过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被送入水气分离器,水气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增湿器的第二入口相连通,水气分离器的液体出口经由排水阀与混排口相连通;由第二入口进入增湿器的气体经由第二出口出增湿器,增湿器的第二出口经出气节气门与混排口相连通;
第一旁通路上设有流量调节器,且第一旁通路与电堆PACK的通风入口相连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打开流量调节器:
第一种情况:在空压机出现喘振的时候,调节流量调节器的开度以及控制空压机的转速,来使空压机跳出喘振线;
第二种情况:当电堆PACK内的氢浓度传感器报警的时候,调节流量调节器的开度,使出空气冷却压缩单元的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一旁通路,从电堆PACK的通风入口进入电堆PACK后再从电堆PACK的通风出口出来,对电堆PACK内的氢气浓度进行稀释吹扫,并通过单向阀排至混排口,从而解决电堆PACK内氢气浓度高的故障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5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