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底盘防锈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5519.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么博文;孙立华;宋施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1/00 | 分类号: | C09D191/00;C09D5/08;C09D7/65;C09D7/61;C09D191/06;C09D161/14;C09D195/00;C09D145/02;C09D177/00;C09D193/04;C09D1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防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防锈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防锈蜡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成分及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改性植物油30%‑45%、原料蜡10%‑15%、基础油20%‑40%、改性树脂10%‑20%、触变剂10%‑20%、催干剂0.1%‑0.4%及染色剂1%‑2%;采用油性体系,优良的疏水性可以保证防锈蜡本身免受环境中湿度的影响,同时避免了水性产品低温环境易破乳的情况。接近100%的固含量相比于溶剂型底盘蜡极大的降低了VOC排放,提高环保性和安全性;采用改性植物油、基础油和改性树脂混合作为成膜剂,只有比较轻微植物油气味,成膜后对金属表面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防止锈蚀,触变剂提高蜡的触变性和流平性,保证施工性能和成膜的均匀性;原料蜡提高蜡膜的附着力和防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锈蜡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汽车底盘防锈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其中影响汽车底盘金属部件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中以腐蚀损坏最为普遍和严重。涂覆防锈蜡是汽车底盘防腐的重要方式,也是汽车电泳防腐的重要补充,且施工后的防腐蜡长期成为车身的一部分。
传统的溶剂型底盘防锈蜡虽有较好的施工性和良好的防腐性能,但其易燃、VOC排放高;水溶型防锈蜡以水为溶剂,施工过程中不再释放VOC,产品的闪点也大大提高,但容易受到环境中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气味、多功能、高固含汽车底盘防锈蜡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底盘防锈蜡,其组成成分及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改性植物油30%-45%、原料蜡10%-15%、基础油20%-40%、改性树脂10%-20%、触变剂10%-20%、催干剂0.1%-0.4%及染色剂1%-2%。
优选的,其组成成分及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改性植物油34%-40%、原料蜡12%-14%、基础油25%-35%、改性树脂12%-18%、触变剂12%-18%、催干剂0.2%-0.3%及染色剂1.1%-1.9%。
优选的,所述改性植物是油聚合亚麻油、聚合大豆油、脱水蓖麻油或亚桐聚合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原料蜡是石蜡、90#微晶蜡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基础油是工业白油、60N基础油、150SN基础油、10#机械油或32#机械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改性树脂是马林酸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聚酰胺改性酚醛树脂、沥青树脂或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触变剂是气相二氧化硅、触变性磺酸钙、脂肪酸聚酰胺蜡、硅酸镁铝或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催干剂是异辛酸锌、异辛酸钴、异辛酸钙、环烷酸锌或异辛酸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染色剂是油性炭黑色浆。
一种汽车底盘防锈蜡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原料蜡和基础油加热至105-110℃,搅拌均匀;
步骤2:继续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改性树脂,使其全部溶解,搅拌30min后,加入改性植物油,待温度降到60℃加入触变剂,搅拌10min加入催干剂和油性染色剂,继续搅拌10min,即制备出汽车底盘防锈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未经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