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芬那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2919.6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3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民;鲍广龙;张琛;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1/46 | 分类号: | C07D21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芬那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本方法1‑苄基哌啶‑4‑醇经氯甲酸苯酯类酰化制得中间体I‑1,中间体I‑1经[1,1'‑联苯]‑2‑胺胺解制得目标化合物1‑苄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通过本方法避免了使用剧毒的异氰酸酯类试剂,并且合成路线简单,操作更方便,收率更高,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芬那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雷芬那辛(Revefenacin),化学名为1-(2-(4-((4-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N-甲基苯甲酰胺基)乙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是由爱尔兰Theravance生物制药公司首先发现进行开发并与美国Mylan制药联合开发制剂,于2018年11月9日在美国获准上市的新型长效抗胆碱药物,商品名雷芬那辛是一种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通过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3毒蕈碱受体结合,抑制副交感神经末端释放乙酰胆碱所造成的气管收缩。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维持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随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及急性发作的预防。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关于雷芬那辛的合成方法文献报道较少,其合成路线主要集中于原研公司所公开的中国专利CN1759108A、CN1882556A、CN1930125B、CN102958916B、US20050203133Al及文献J.Med.Chem.,2015,58(6),2609-2622等,其中经典的路线是以异氰酸2-联苯酯(2)为起始物料,先与1-苄基哌啶-4-醇(3)反应制得1-苄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后脱除苄基得到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4),再与苄基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酯经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还原胺化,然后脱去苄氧羰基生成1-(2-(甲基氨基)乙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5),(5)再与对甲酰基苯甲酸反应,最后与哌啶-4-甲酰胺(6)经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还原胺化得到目标产品1。相关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但是上述工艺存在以下问题:①采用“直线式”合成策略,反应步骤较长,各步反应中的中间体大部分为熔点较低的油状液体,难以提纯,造成杂质容易传承,目标产品收率低,生产成本较高,工业化难度较大;②后续的两步还原胺化中,物料的水分也会导致收率严重降低甚至反应无法进行。
由上可知,1-苄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可作为制备雷芬那辛的关键中间体,因此1-苄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可直接影响该药品的生产、市场供应和质量问题。具体结构式如下:
但上述工艺在制备1-苄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时,虽然收率约100%,但所用物料异氰酸2-联苯酯(2)活性较高,同时价格较贵,约17000元/公斤,而另一物料1-苄基哌啶-4-醇(3)市售的含水量约在0.2~0.5%左右,并且熔点较低,约55~60℃,难于干燥,因此在反应中会生成大量如下杂质,使得单步反应收率进一步降低,其中所得粗品中1-苄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的含量较低,仅70%左右,需要进一步精制提纯,使得该步收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较高。相关杂质结构如下:
综上,鉴于目前制备1-苄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时存在许多不足,因此,研究寻找一条操作简便、安全,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纯度高的适合工业化生产1-苄基哌啶-4-基[1,1'-联苯]-2-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工艺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