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喷漆冲击力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智能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2833.5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卓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项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55/00;B24B41/02;B05B1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喷漆 冲击力 机械零件 进行 打磨 智能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喷漆冲击力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智能制造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固件,下压条下端活动连接有转动盘。该利用喷漆冲击力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智能制造设备,通过转动齿轮转动时会带动转动块同步运动,转动块上设置有与转动齿轮相适配的纹理,转动块转动时会形成对推动杆进行一定的挤压作用,推动杆往下运动且推动磨损件运作,磨损件对零件进行一定作用的打磨,推动杆为一种圆周杆,其上设置有与外框相反的螺纹,推动杆顶端的磨损件随之运动,继而使设备具有了自动打磨的作用,具有了促进工作效率的功能,起到了减小喷涂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喷漆冲击力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智能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又称机械元件是构成机械的基本元件,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机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设计各种设备中机械基础件的一门学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称,机械零件往往需要经过清理、烘干、焊接、打磨、推送、压冲主要六个工艺过程实现,是目前必不可少的产品。
然而在传统的机械零件设备当中,零件喷涂时零件交给你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非常影响零件的外形美观程度和使用寿命,一般的喷涂方式都是利用喷涂枪对其进行喷涂,但是由于零件的大小往往不一致,所以很难实现喷涂的均匀分布,另外,零件很容易因为一般都是手动对其进行翻动,耗时又比较耗力,而且大多数的喷涂设备都不具有自动打磨的功能,分两步操作又相对比较浪费时间,因此一种利用喷漆冲击力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智能制造设备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喷漆冲击力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智能制造设备,具备自动均匀喷漆和自动打磨的优点,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均匀喷漆和自动打磨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喷漆冲击力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智能制造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固件,稳固件顶端活动连接有下压条,下压条下端活动连接有转动盘,下压条中间活动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下端活动安装有撑架,撑架下端活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下端活动连接有主轴,主轴中间活动连接有作用条,作用条下端活动连接有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下端活动连接有联动条,联动条下端活动安装有中心座,中心座下端活动连接有框架,框架内部活动安装有烘干块,烘干块右端活动连接有联动块,联动块下方活动连接有作用板,作用板中间活动连接有转动齿轮,烘干块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撑条,转动齿轮下端活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下端活动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外框,推动杆下端活动连接有磨损件。
优选的,所述主体左右两侧且位于撑条上方活动连接有稳固件,联动杆中间且位于转动盘上方活动连接有下压条,这种结构具有稳定性和易用性。
优选的,所述联动条顶端且位于联动条上方活动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为一种不锈钢材质且关于中心座中心对称,这种结构具有适配性和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作用条下端且位于安装架外侧活动连接有主轴,安装架与联动条规格尺寸相互适配且相等联动,这种结构具有易用性和联动性。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后端且位于磨损件上方活动连接有外框,外框与磨损件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相邻的两个联动条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相同,这种结构具有易用性和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烘干块右端且位于作用板上方活动连接有联动块,联动块的规格尺寸均相同且以烘干块的中心为参照呈均匀分布,这种具有安全性和对称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喷漆冲击力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智能制造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项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项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2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