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机器人自身设备本体的研发调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1821.0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彬;张恩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敖勇 |
地址: | 36233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机器人 自身 设备 本体 研发 调试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自身设备本体的研发调试平台,包括测试台架;所述测试台架的中间为凹结构,其内侧中间设有内卡槽,卡板依次排列在内卡槽中,第一撑架、第二撑架与第三撑架上分别安装有清洁机构;测试台架的拐角位置分别安装有缓冲机构。在机器人运动至测试台架拐角处时,防止机器人未能识别障碍物而与测试台架发生硬性碰撞,通过缓冲板、海绵防护块以及缓冲弹簧对机器人进行防护与缓冲,通过转动料筒,其内部的测试料通过出料孔洒落至撑架内侧测试位置,在测试机器人上下坡时能够同步测试清洁功能,通过转动驱动轴一端的把手,同步将撑架内测试位置的测试料通过清洁条孔清洁去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自身设备本体的研发调试平台。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在工业中也常常需要扫地机器人,但是扫地机器人在生产出厂时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如申请号为:CN201821847223.1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测试用路障坡道,包括柜体、检测台面和坡板,所述柜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检测台面,所述检测台面的一端部通过安装架设置有金属软杆,且金属软杆的顶端通过安装片安装有360智能摄像机,所述检测台面的两侧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部焊接有顶推杆,所述检测台面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坡板的底端,所述坡板的底部搭设在顶推杆上,所述坡板的一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海绵垫块,所述海绵垫块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贴片。该新型扫地机器人测试用路障坡道可以对扫地机器人的爬坡性能进行测试,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适合广泛推广。
基于上述,传统的测试平台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缓冲结构,在机器人未能识别到障碍时,容易与测试拐角发生硬性碰撞,导致机器人损坏,其次只能对其上下坡进行测试,然而在测试其上下坡时还需要同步测试其清洁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自身设备本体的研发调试平台,以解决缺乏缓冲结构,在机器人未能识别到障碍时,容易与测试拐角发生硬性碰撞,导致机器人损坏,其次只能对其上下坡进行测试,然而在测试其上下坡时还需要同步测试其清洁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工业机器人自身设备本体的研发调试平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工业机器人自身设备本体的研发调试平台,包括测试台架;
所述测试台架的中间为凹结构,其内侧中间设有内卡槽,卡板依次排列在内卡槽中,卡板为瓷砖板与木板,排列方式为两组瓷砖板、两组木板间隔排列;
测试台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撑架与第三撑架,且测试台架凹型结构的中间连接有第二撑架,测试台架的内侧还连接有正V型板与倒V型板,正V型板设在第二撑架底侧,倒V型板设在第三撑架底侧,测试台架上还设有三组清洁条孔,三组清洁条孔分别在第一撑架、第二撑架与第三撑架的底侧一端;
第一撑架、第二撑架与第三撑架上分别安装有清洁机构;
测试台架的拐角位置分别安装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设有四组,并分别设在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
缓冲板,缓冲板设有三组,其外侧中间分别粘贴有海绵防护块;
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与缓冲板固定相连,另一端穿出测试台架后连接有挡板并活动穿插在外卡框中;
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装在导向杆上,并设在挡板与外卡框之间;
外卡框,外卡框为U型结构,并连接在测试台架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
清洁板,清洁板贴在测试台架的内侧一端,其底部连接有海绵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科技学院,未经闽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遮蔽器
- 下一篇:一种主从机通信方法和主从机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