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器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873.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吉刚;孙晓军;张曙泽;马明超;李建平;王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5/14 | 分类号: | G11C5/14;G06F1/3225;G06F1/3234;G06F1/324;G06F1/3287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周耀君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器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器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通过判断预定时间内是否有接收到新的操作指令,若未接收到操作指令则可使系统进入闲置状态,并在闲置状态下至少关闭时钟振荡器,从而可大大的降低存储器在没有操作时的整体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器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存储器的需求与日俱增,各种存储器在集成电路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降低存储器的功耗是降低整个集成电路系统的功耗的有效手段。
具体而言,存储器的功耗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其中,动态功耗主要指存储器在进行读写操作时所产生的功耗,静态功耗指的是存储器没有进行任何读写操作时所产生的功率损耗。而针对静态功耗而言,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电源控制策略来降低静态功耗;而针对动态功耗而言,可以控制存储器中的电路以低频运行以降低动态功耗,然而这仍然避免不了功率消耗,也难以消除漏电流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器的控制系统,以降低存储器的功率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器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的时钟振荡器和信号处理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判断预定时间内是否有接收到操作指令信号;若有,则所述控制电路维持所述时钟振荡器开启;若无,则所述控制电路产生时钟关闭信号,并将所述时钟关闭信号发送至所述时钟振荡器,以控制所述时钟振荡器关闭;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有接收到所述操作指令信号时产生阵列读写信号,并将所述阵列读写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阵列读写信号产生操作信号,并提供至所述存储器的存储阵列。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存储阵列完成操作后发出的执行完毕信号后的预定时间内,判断是否有接收到下一个操作指令信号;若有,则维持所述时钟振荡器开启;若无,则产生时钟关闭信号。
可选的,所述存储阵列具有多个区块,所述控制电路在接收到执行操作的所有区块均已完成操作所发出的执行完毕信号后的预定时间内,判断是否有接收到下一操作指令信号。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上一个操作指令信号后的预定时间内,判断是否有接收到下一个操作指令信号;若有,则维持所述时钟振荡器开启;若无,则产生时钟关闭信号。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初次上电或者在时钟关闭之后再接收到操作指令信号时产生时钟开启信号,并将所述时钟开启信号发送至所述时钟振荡器,以控制所述时钟振荡器开启。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耦接至所述控制电路的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用于计时以至少使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计数器的计时时间判断预定时间内是否有接收到下一个操作指令信号。
可选的,根据对所述存储器的操作频率设定所述预定时间。其中,所述存储器可应用于客户端,则所述预定时间为5S~20S;或者,所述存储器还可应用于服务端,所述预定时间为10S~2min。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层级控制模块和多个第二层级控制模块,所述操作指令信号包括第一级阵列读写信号和第二级阵列读写信号;以及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多个处理模块,以及所述存储阵列具有多个区块,多个所述第二层级控制模块、多个所述处理模块和多个所述区块一一对应耦接;其中,
所述第一层级控制模块耦接所述时钟振荡器,用于判断预定时间内是否有接收到操作指令信号;若有,则所述第一层级控制模块维持所述时钟振荡器开启;若无,则所述第一层级控制模块产生时钟关闭信号,并将所述时钟关闭信号发送至所述时钟振荡器,以控制所述时钟振荡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