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9493.2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席日勇;孙兆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沸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脲基 硅烷偶联剂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硅烷偶联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以(3‑氯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及有机胺作为制备反应物的原材料,所制备的反应物与N‑甲基‑2‑吡咯烷酮在苯基异氰酸酯化合物及N‑甲基‑2‑吡咯烷酮组成的混合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收率高,纯度高的硅烷偶联剂粗产品;不仅有效地减小了反应原料的浪费,而且也保证了最终所制备的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纯度;然后再经高效吸附剂分离纯化,使得最终所制备的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纯度更高,有效地保证所制备的对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烷偶联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硅烷偶联剂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式一般为:Y-R-Si(OR)3(式中Y一有机官能基,SiOR一硅烷氧基)。硅烷氧基对无机物具有反应性,有机官能基对有机物具有反应性或相容性。因此,当硅烷偶联剂介于无机和有机界面之间,可形成有机基体-硅烷偶联剂-无机基体的结合层。
而苯脲基硅烷偶联剂与传统的硅烷偶联剂相比,具有使用安全,反应温和、结合力强、粘结性能好等特点,主要作为添加剂用于塑料和橡胶制品,增强无机填料与有机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在玻璃纤维生产中用于表面处理。
但是,通过现有技术制备的苯脲基硅烷偶联剂存在收率低,原料浪费严重的问题。而且,其所制备的苯脲基硅烷偶联剂还存在杂质相对较多,纯度相对较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所制备的苯脲基硅烷偶联剂不仅收率较高,能减少原料的浪费;而且,其所含杂质也相对较少,纯度较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反应物的制备;
按照1:10~15的摩尔比,分别称取适量的(3-氯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及有机胺并将之投入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器,并将釜内温度升至110~130℃,保温反应2~4h;待反应完毕后,通过减压蒸馏的方法将残余有机胺进行回收,然后将反应釜内混合组分自然冷却至室温,再依次对其进行过滤、减压蒸馏及过吸附柱处理后;将所得反应物保留、备用;
二、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粗产物的制备;
将所得反应物与N-甲基-2-吡咯烷酮按物质的量之比1:10~20投入反应釜中,并以120~180r/min的搅拌速率对其进行机械混匀;在室温条件下向反应釜中缓慢加入适量的混合溶液,直至其温度上升至60~70℃时,停止滴加;并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2~3h,待反应完毕后,即得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粗产物;
三、高效吸附剂的制备;
Ⅰ、按照0.15~0.35mol/L的固液比将预处理后的多孔吸附材料浸泡于适量的浓度为60~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向其中投入质量为改性多孔吸附材料10~20%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并用冰醋酸将所得混合物的pH调至5.0~5.8;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60~75℃的温度下反应3~6h后,待反应完毕后,依次对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及减压干燥处理,最终所得固体物质即为改性多孔吸附材料;
Ⅱ、分别向质量浓度为1.5~4.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质量为其3~15%的改性多孔吸附材料、0.8~7.5%的马来酸酐、8.5~15%的苯乙烯、0.3~0.8%的二乙烯基苯,经乳化处理后,向其中加入质量为二乙烯基苯35~50%的过硫酸钾,在氮气的气氛下将所得混合组分在60~80℃的温度下恒温反应15~25h,待反应完毕后,依次对混合组分进行过滤、洗涤及干燥处理,所得即为高效吸附剂;
四、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粗产物的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沸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沸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