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9493.2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席日勇;孙兆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沸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脲基 硅烷偶联剂 制备 工艺 | ||
1.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反应物的制备;
按照1:10~15的摩尔比,分别称取适量的(3-氯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及有机胺并将之投入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器,并将釜内温度升至110~130℃,保温反应2~4h;待反应完毕后,通过减压蒸馏的方法将残余有机胺进行回收,然后将反应釜内混合组分自然冷却至室温,再依次对其进行过滤、减压蒸馏及过吸附柱处理后;将所得反应物保留、备用;
二、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粗产物的制备;
将所得反应物与N-甲基-2-吡咯烷酮按物质的量之比1:10~20投入反应釜中,并以120~180r/min的搅拌速率对其进行机械混匀;在室温条件下向反应釜中缓慢加入适量的混合溶液,直至其温度上升至60~70℃时,停止滴加;并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2~3h,待反应完毕后,即得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粗产物;
三、高效吸附剂的制备;
Ⅰ、按照0.15~0.35mol/L的固液比将预处理后的多孔吸附材料浸泡于适量的浓度为60~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向其中投入质量为改性多孔吸附材料10~20%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并用冰醋酸将所得混合物的pH调至5.0~5.8;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60~75℃的温度下反应3~6h后,待反应完毕后,依次对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及减压干燥处理,最终所得固体物质即为改性多孔吸附材料;
Ⅱ、分别向质量浓度为1.5~4.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质量为其3~15%的改性多孔吸附材料、0.8~7.5%的马来酸酐、8.5~15%的苯乙烯、0.3~0.8%的二乙烯基苯,经乳化处理后,向其中加入质量为二乙烯基苯35~50%的过硫酸钾,在氮气的气氛下将所得混合组分在60~80℃的温度下恒温反应15~25h,待反应完毕后,依次对混合组分进行过滤、洗涤及干燥处理,所得即为高效吸附剂;
四、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粗产物的纯化;
在吸附柱中装入上述制备好的高效吸附剂,经常规预处理后,将需处理的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粗产物流经吸附柱,控制吸附温度为20~40℃、流速为3~15BV/h,吸附纯化3~5h,所得即为纯化处理后的苯脲基硅烷偶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选用己二胺、三乙胺、三丙胺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的制备工序中,吸附柱内装填的填料为D900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由物质的量比为1:2~3的苯基异氰酸酯化合物及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基异氰酸酯化合物选用苯基异氰酸酯、m-甲苯基异氰酸酯、p-甲苯基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脲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中多孔吸附材料的预处理工艺为:
将多孔吸附材料浸泡在质量浓度为2~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20~30h;然后转入质量浓度为3~6%的硝酸镍的醇溶液中浸泡10~15h;待浸泡完毕后,将之滤出并在100~150℃的温度下将其烘干,干燥完毕后将之转入马弗炉中,先在560~650℃的温度下煅烧5~8h;然后在750~850℃的条件下再煅烧4~6h;
煅烧完毕后,将之在自然条件下降温至230~260℃,然后在氢气的气氛下还原2~3h,最后将之取出,并在真空条件下冷却至室温,即完成对多孔吸附材料的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沸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沸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4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