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风格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5323.7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2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郑建明;覃斌;张建军;张宇飞;于海军;王晓非;付忠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9 | 分类号: | B60W40/09;B60W40/00;G01C21/16;G01S17/86;G01S17/87;G06K9/6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驾驶 风格 辨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风格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试验车上搭载IMU惯导装置,用于采集时间信息、本车状态及本车定位;安装高清摄像头和环视激光雷达,用以采集视频数据及点云数据;选取数名驾驶员依次驾驶试验车,在高速/城市道路行驶,IMU惯导装置、高清摄像头和环视激光雷达将获取的发送至信息收集平台,并将数据下载至本地;
B、数据预处理:以下载后的本地数据作为机器学习的样本数据集,每个驾驶员的驾驶数据作为独立样本,评价指标作为特征向量,定义样本数据集,将原始数据进行速度切片,对每段速度分别进行聚类,建立各种分段速度工况下的评价指标,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样本数据集;
C、基于k-means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的聚类分析;
D、驾驶风格分析:先将驾驶风格细化分类,基于决策融合策略对不同速度下的驾驶风格进行汇总,输出被测者的综合驾驶风格标签,以速度分类评价驾驶风格;
E、判断是否有异常结果,采取高相关性系数筛选阈值,减少评价指标个数和增加驾驶风格组别的方式,提高速度区段下重合度;
F、输出结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风格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高清摄像头为8个,环视激光雷达为14个,分别为1个32线激光雷达、1个16线激光雷达、6个4线激光雷达、2个毫米波雷达以及4个角雷达,分别用于获取自车信息、车车相对信息以及驾驶员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风格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样本数据集D包括m个样本,每个样本又包含n个特征向量,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D=[x1,x2,......,xm] (1)
xi=[xi1;xi2;......;xin] (2)
假设机器学习将样本数据集划分为k个类,用λj∈(1,2,......,k)表示样本xi的“类坐标”,即xi∈λj,聚类算法的结果可以用涵盖m个样本的类向量λ=[λ1;λ2;......;λm]来表示;
原始驾驶数据样本集D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风格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分段为三段区间,包括低速是30-60km/h,中速是60-90km/h,高速是90-120km/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风格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评价指标包括基于先验知识的人工选择和基于相关系数的筛选;所述基于先验知识的人工选择,选择跟驾驶风格强相关的特征用作评价指标;所述基于相关系数的筛选,选择简单相关系数法度量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风格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k-means均值聚类分析的步骤为:C1、人为指定分类个数k,随机选取k个聚类中心;C2、根据欧式距离分配数据点,将距离最近的点集合构成一类;C3、更新聚类中心,将数据点重新分配,并计算平均误差;C4、重复步骤C3,直到前后两次的误差在给定范围之内,得出分类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风格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层次聚类的聚类分析的步骤为:找出距离最近的两个采样点,合并成一类,再将这个类和剩余采样点混在一起,重新寻找距离最近的两个点或者点+类、类+类,直到将N个数据合并成k类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53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