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陶瓷及其烧结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639.2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韩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东方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62 | 分类号: | C04B35/462;C04B35/465;C04B35/622;C04B35/624;C04B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陶瓷 及其 烧结 工艺 | ||
1.一种导电陶瓷,包括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粘结剂、烧结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按重量份计含有导电陶瓷复合材料55-90份,粘结剂1-5份,烧结助剂0-5份但不包括0,所述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的组成通式为:La(1-x)SrxTiO3·yZrO2,其中x,y为摩尔数x=0.5,y=0.4,所述粘结剂为聚乙烯醇,所述烧结助剂为CaO、Y2O3和TiO2,其中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L1:纳米级SrTiO3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将12-14质量份的钛酸四丁酯溶解于30-40体积份的异丙醇溶液中,然后制备等摩尔数的醋酸锶水溶液,在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将醋酸锶水溶液滴加到钛酸四丁酯溶液中,继续搅拌15-20min后静置3-5h,得到乳白色的凝胶,待凝胶老化析出异丙醇和水后,在60-80℃下加热烘干磨粉,最后于800-1000℃条件下煅烧即制得纳米级的钛酸锶粉末;
L2:稀土改性SrTiO3:采用气相扩渗改性的方法,首先以LaCl3·7H2O为渗剂配制5%稀土La的甲醇渗液,将扩渗炉升温至860℃并排气后把L1制得的粉末放入其中,然后向扩渗炉中加入稀土La的甲醇渗液,按照1-x的摩尔数计算加入量,滴加速度为70d/min,扩渗时间为3-5h,得到La(1-x)SrxTiO3溶液;
L3:La(1-x)SrxTiO3·yZrO2混合粉末的制备:采用二氧化锆包覆钛酸镧锶的核壳结构复合方式,具体为在La(1-x)SrxTiO3溶液中加入y摩尔的Zr(NO3)4溶液并搅拌均匀,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在80℃条件下搅拌蒸发直至溶液变为凝胶,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取出后研磨均匀,于200目过筛后在900-1000℃条件下煅烧2-3h后得到La(1-x)SrxTiO3·yZrO2粉末;
所述的导电陶瓷还包括烧结工艺,具体为:
S1:将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粘结剂、烧结助剂按照质量份进行湿法球磨混合24h,制备浆料,然后将浆料进行喷雾造粒,制备粉料;
S2:将S1中制备的粉料陈化10-20h后在10-30MPa的条件下干压制成2mm厚的圆片,并于250-300MPa条件下进行冷等静压成形并脱脂脱胶得到坯体;
S3:将S2中的坯体置于烧结炉中,在氮气或真空状态下于800-1300℃条件下保温3-5h,得到导电陶瓷烧结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脱胶步骤为将坯体依次在450-500℃保温10min、500-600℃保温5min、600-800℃保温10min,实现导电陶瓷的脱脂脱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升温速率为10℃/min,先加热至800℃并保温1-2h,然后继续升温至1250-1300℃并保温2-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陶瓷,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导电陶瓷复合材料La(1-x)SrxTiO3·yZrO2粉末的平均粒径为50-8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东方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未经青州东方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6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和用于芯片的批量模运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探测器剩余电流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