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肟磺酸酯化合物、含其的抗蚀剂组合物、电子器件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214.1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春;龚艳;姜超;徐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强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35/02 | 分类号: | C07D335/02;C07D409/06;C07D409/12;G03F7/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美月 |
地址: | 21315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肟磺酸 酯化 抗蚀剂 组合 电子器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肟磺酸酯化合物、含其的抗蚀剂组合物、电子器件及应用。肟磺酸酯化合物包括通式(A)所示的化合物。通式(A)所示化合物属于非离子型光产酸剂,具有吸光性基团和产酸性基团,磺酸酯基与肟结构直接相连,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下能够发生N‑O键断裂而产生酸性较强的磺酸。结构对波长300‑450nm尤其是365nm(I线)、385nm和405nm(H线)的活性能量射线具有高灵敏度和较强吸收,在较低曝光量下即可较快地产酸。与此同时,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它还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光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肟磺酸酯化合物、含其的抗蚀剂组合物、电子器件及应用。
背景技术
光刻胶主要应用于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的加工制作,是液晶显示屏(LCD)与半导体产业链(晶片加工前制程的光致抗蚀工序和后制程的封装工序)等的上游关键材料。在光刻工序中,光刻胶的典型示例之一是含有树脂和光酸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的树脂例如可以是羧酸的叔丁基酯或苯酚的叔丁基醚、甲硅烷基醚等。当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时,光酸分解产生强酸(曝光后可进一步进行加热),在强酸作用下,羧酸衍生物或苯酚衍生物脱保护生成羧酸或苯酚。经过上述化学变化,曝光部分的树脂在碱性显影液中变得易溶,将其与碱性显影液作用能够促使图案的形成。
作为波长365nm的I线光刻用抗蚀剂,通常使用重氮萘醌(DNQ)抗蚀剂。但是化学增幅型抗蚀剂能够具有DNQ抗蚀剂不能达到的高灵敏度,并且有利于制作厚膜抗蚀剂,因此使用化学增幅型的I线光刻受到关注。目前,用于I线的化学增幅型抗蚀剂中所用的光酸有多种类型,如萘基硫酰亚胺衍生物、杂蒽酮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酰基氧化磷衍生物、肟酯衍生物等,可大致归为非离子型和离子型两类。其中,离子型光酸往往与溶剂的相溶性不足,导致其在抗蚀剂中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非离子型光酸与疏水性材料的相容性良好,但现有的非离子型光酸存在对I线的敏感度低(导致酸产生效率差)的问题,并且由于耐热性不足,在曝光后的加热(PEB)工序中易分解,还存在着裕度窄(DOF)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解决对波长365nm的I线的敏感度低、耐热性不足,且在曝光后的加热工序中易分解,裕度窄等问题的非离子光产酸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肟磺酸酯化合物、含其的抗蚀剂组合物、电子器件及应用,以解决现有的非离子光产酸剂存在对波长365nm的I线的敏感度低、耐热性不足,且在曝光后的加热工序中易分解,还存在着裕度窄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肟磺酸酯化合物,肟磺酸酯化合物包括通式(A)所示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强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强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