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架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6912.9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黎健;戴维;陈恩;张勇亮;程文豪;刘传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架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提升架包括若干提升器、转换节点和架体。提升器用于提升钢结构。转换节点包括多个连接柱,连接柱与提升器连接,连接柱位于钢结构的腹杆上方,腹杆能够支撑连接柱。架体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位于腹杆下方,支撑柱用于支撑腹杆,架体用于与钢结构的钢梁或混凝土构件连接。钢结构中的柱顶区域杆件密集,操作空间小,无法搭建措施量很大的临时支架。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提升架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钢结构中的腹杆作为压力传递的转换点,在杆件密集区域的措施量小,提升了施工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施工时,钢结构建筑的很多结构采用提升法进行施工。一般采用现有钢结构中已经施工完毕的钢梁、钢柱或混凝土结构作为提升支点进行提升,也有部分施工方法采用搭建临时提升架作为提升支点进行提升。但当柱顶区域的杆件较为密集时,无法借助钢梁、钢柱或混凝土结构作为提升支点,搭建临时提升架的措施量大,经济性差,施工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提升架,能够减少提升架在杆件密集的柱顶区域的措施量,提升施工的便利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提升架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提升架,适用于具有腹杆、钢梁和混凝土构件等结构的钢结构,包括:
若干提升器,用于提升待施工的钢结构;
转换节点,所述转换节点包括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提升器连接,所述连接柱用于设置在钢结构的腹杆上方,所述连接柱能够被所述腹杆支撑;
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位于所述腹杆下方,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腹杆,所述架体用于与所述钢梁或所述混凝土构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提升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连接柱连接于提升器与腹杆之间,能够将提升器的竖置压力传递到腹杆上。架体中的支撑柱能够支撑腹杆,并将压力传递至钢结构的钢梁或混凝土构件上,使提升器提升时的压力转换至钢结构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提升架通过利用现有钢结构中的腹杆作为压力传递的转换点,减小了在杆件密集区域的提升架施工的措施量,提升了施工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换节点还包括加劲管,所述加劲管套设于所述腹杆上,所述加劲管位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支撑柱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劲管包括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顶紧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呈圆弧面,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加劲管的表面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呈圆弧面,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所述加劲管的表面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换节点还包括转换梁与若干支撑梁,所述转换梁与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梁与所述转换梁连接,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转换梁上方,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提升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四根弦杆围合成所述转换梁,四根所述弦杆的其中两根相互平行,四根所述弦杆的另外两根所述弦杆相互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四根所述弦杆中的任意一根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还包括多根结构杆,所述结构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结构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结构的结构柱。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结构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武汉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试飞机接近门控制组件的模拟电感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