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和钴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6909.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呈;杨为民;刘闯;王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185 | 分类号: | B01J27/185;B01J37/28;C07C15/08;C07C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张宝香;彭晓玲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含磷和钴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具有如式“mP2O5·nCo(OH)2·tCo3O4”所示的示意性化学组成,其中,0.1≤m/(n+t)≤4,0.2≤n/t≤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中,B酸/L酸的酸量之比≤0.2,优选为0.02-0.2,进一步优选为0.02-0.15;和/或,弱酸含量≥50%,优选为55%-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中,总酸量为30-400μmol·g-1,优选为50-300μmol·g-1。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水、模板剂、氧化剂和钴源均匀混合,得到溶液I;
B、将磷源与所述溶液I混合,得到溶液II;
C、将所述溶液II进行晶化处理,制得所述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中,水、模板剂、氧化剂和钴源以CoO计的质量比为5-80:0.1-5:0.1-2:1,优选为10-30:0.2-2:0.2-1:1;和/或,所述溶液II中,磷源以P2O5计和钴源以CoO计的摩尔比为0.1-4:1,优选为0.2-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过氧乙酸、过氧丙酸、过戊酸、过氧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双氧水;
和/或,所述钴盐为硝酸钴、氯化钴、硫酸钴、乙酸钴、乙酰丙酮钴、草酸钴和N,N-二水杨醛乙二胺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草酸钴和N,N-二水杨醛乙二胺钴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磷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化温度为100-220℃,优选为120-180℃;所述晶化时间为8-72h,优选为12-60h。
8.一种对二甲苯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含磷和钴的复合材料或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存在下,底物含2,5-二甲基呋喃的有机溶剂与乙烯接触反应,得到对二甲苯。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基异丁基酮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60-340℃,优选为200-300℃;反应时间为6-64h,优选为8-48h;
和/或,所述底物DMF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1-6.0:1,优选为0.2-3.0:1;有机溶剂与底物DMF质量比为5-50:1,优选为10-40:1。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采用稀乙烯,在反应体系中充入稀乙烯,稀乙烯浓度为10v%-25v%,压力为1-8MPa,优选为2-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9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