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46436.0 申请日: 2021-05-19
公开(公告)号: CN113201232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发明(设计)人: 郑振佳;乔旭光;孙婷婷;邱志常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9B61/00 分类号: C09B61/00;C09B67/54;C07C45/78;C07C49/573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张雪
地址: 271018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溶性 辣椒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属于色素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皂化后的辣椒红素中加入助溶剂和具有乳化作用的载体水溶液,混合并分散后,将所得分散液均质得到所述水溶性辣椒红素,所述助溶剂为丙三醇、丙二醇或乙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提升辣椒红素的水溶性,且制备的产品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极大的提高了辣椒红素的应用范围;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溶性辣椒红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避光贮藏30天后,产品色价和粒径变化较小,维持在相关稳定的水平,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提升辣椒红素对Cu2+、Fe2+、Fe3+离子及对光照和高温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色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辣椒红素由多种类胡萝卜素组成,色泽鲜艳,着色力强且效果好,可以用于多种食品如肉类、色拉、罐头与饮料、糕点、水产品等的着色(徐秋兰,2003)。辣椒红素被美国FAO、英国、日本、WHO和中国国标等组织审定为无限制性使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其国际市场非常紧俏(王安,2008)。我国辣椒资源丰富,为辣椒红素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为辣椒红素的广泛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anjith et al.,2015)。张志强等(2006)将辣椒红素添加到酸奶和布丁中,并探究其稳定性,发现辣椒中的红色素在暗室以及室内光线下色素无褪色现象,6d后仍有96%以上的保留,对还原剂和防腐剂稳定,对氧化剂不稳定,表明辣椒红素在食品中的着色方面稳定性良好。张甫生等(2002)研究表明:在仿真食品中应用辣椒红素,其耐热性、耐光性、耐酸碱性都较强,解决了仿生食品中褪色的问题,延长了食品的货架期,是仿生食品中比较理想的一种食用天然色素。陈菁等(2013)研究了辣椒红素的稳定性以及在猪肉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着色肉糜的强度值无明显影响。

辣椒红素虽有众多方面的应用但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以及不稳定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王芳芳等(2009)对影响辣椒红素稳定性的几种因素(光照、酸碱、温度、常见的金属离子、还原剂、氧化剂及防腐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红素不耐光,强光照下很快分解,具有一定的耐热性,90℃以下稳定性良好,耐酸碱,食用酸对色素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且K+、Na+、Zn2+、Fe3+、Mg2+等离子对辣椒红素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Al3+、Cu2+、Sn2+离子则对辣椒红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Al3+对辣椒色素有一定破坏作用,对还原剂有一定的稳定性,山梨酸防腐剂对辣椒红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郝长虹(2016)利用纳米乳液技术制备了辣椒红素的乳液以及微乳液,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部分辣椒红素的水溶性,但水溶性较低,且制备过程中加入了大量非食品级表面活性剂,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损害人体健康。李贤(2014)利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辣椒红素类脂囊泡,制备出的囊泡包封率高且具备一定的水溶性但稳定性较差,光照以及加热条件均会造成辣椒红素的大量降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以促进开发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提高辣椒红素的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拓宽辣椒红素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皂化后的辣椒红素中加入助溶剂和具有乳化作用的载体水溶液,混合并分散后,将所得分散液均质,得到所述水溶性辣椒红素;所述助溶剂为丙三醇、丙二醇或乙醇。

进一步地,所述辣椒红素的皂化方法为:向辣椒红素中加入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75vol.%的乙醇溶液在55℃条件下加热2h,将皂化后的辣椒红素洗脱至中性。

进一步地,所述载体为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多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所述载体水溶液的浓度为1.4~1.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