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2716.4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1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鞠国强;乔双鹏;王从福;翟淑东;陶常彬;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2 | 分类号: | F16H57/022;F16H57/023;F16H57/038;G01M13/04;G01M13/021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齿轮箱 圆锥 滚子 轴承 负荷 调整 方法 | ||
1.一种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齿轮箱传动轴一端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轴向固定;
步骤2)在齿轮箱与该传动轴另一端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设置预紧装置(18),预紧装置(18)上的弹性组件的端部与另一端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贴合,此时弹性组件维持原长;
步骤3)根据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需要的预紧力确定弹性组件的变形量,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需要的预紧力即为弹性组件的弹力;
步骤4)通过预紧装置(18)对弹性组件加载,并使弹性组件达到确定好的变形量;
步骤5)测量靠近预紧装置(18)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端面至齿轮箱对应侧的距离,并根据测量的距离选配满足厚度要求的调整垫,完成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预负荷的调整;
在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上侧安装上距离套(15),在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下侧安装下距离套(16),在下距离套(16)的下侧安装预紧装置(18);所述的预紧装置(18)包括固定座(1)、预紧螺栓(7)、滑动套(2)和弹性组件,滑动套(2)通过轴向导向机构滑动设置在固定座(1)内,预紧螺栓(7)与滑动套(2)螺纹连接,弹性组件设置在滑动套(2)与固定座(1)之间,转动预紧螺栓(7)推动滑动套(2)及弹性组件向远离齿轮箱的方向移动,固定座(1)上设有用于连接齿轮箱的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固定螺栓(9),安装座连接在固定座(1)的一侧,安装座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螺栓(9)穿过固定孔后连接齿轮箱,通过调整固定螺栓(9)在固定孔内的位置来使预紧螺栓(7)顶在下距离套(16)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齿轮箱上可拆的安装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并通过压紧螺栓压紧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弹性组件为蝶形弹簧(5),根据GB/T1972标准选取负荷最接近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力的蝶形弹簧(5),计算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力与蝶形弹簧(5)的负荷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和蝶形弹簧(5)的碟簧特性曲线图确定蝶形弹簧(5)所需要的变形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插值法来计算步骤3)中蝶形弹簧(5)所需要的变形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弹性组件串联设置有多个,弹性组件的总变形量为单个弹性组件的变形量与弹性组件的数量的乘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紧装置(18)还包括标尺(10),固定座(1)上开设有可视窗口,标尺(10)固定在可视窗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导向机构包括薄型平键(4),固定座(1)与滑动套(2)上对应开设有导向键槽,薄型平键(4)的两侧分别设置在固定座(1)与滑动套(2)的导向键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的预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3)、步骤4)中所述的弹性组件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设置有距离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7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装包机
- 下一篇:一种复合管材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