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民用无人机的工程勘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2708.1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4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冷一健;张瑞松;陈涛;吕彦明;吴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7/08;B64C25/34;B64C25/62;B64D27/24;H04N5/225;H04N5/247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民用 无人机 工程 勘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民用无人机的工程勘察设备,所述民用无人机的工程勘察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支撑结构、螺旋桨、控制站、固定结构、减震结构: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勘察地形模块、导航定位模块、文本图像识别模块、飞行控制模块、影像导入模块、影像生成模块、电源模块,本发明快速对工程范围内场地进行详细采集数据以及地质环境,代替人工现场勘察,解决速度慢、勘察不够全面、局部地区人员无法到达勘察结果即为一片空白等问题。同时操作简单,费用较小的完后施工前勘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的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民用无人机的工程勘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建方面不断的进行建设以供生产需求,对于一个新场地施工首先需要对工程范围内场地进行详细、反复地测量,查明施工场地及周围是否具备施工条件,是否存在不稳定因素可能将来会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潜在的施工重难点,但由于此项工作任务又很繁重,一味地追求进度对现场勘察不够详细又会无法避免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对于隐蔽的施工重难点不能及时发现导致不能提前准备施工预案,这导致了勘察工作是一项进度与质量难以平衡的工作。
目前绝大多数施工单位均选择人工测量的方式对施工范围进行勘察,这需要测量人员走遍施工范围内每一处角落,使用测量仪器逐点采集,后期还需内业整理绘图等工作,这就将面临人工速度慢、勘察不够全面、局部地区人员无法到达勘察结果即为一片空白等问题。
同时个别使用单位因工程范围较大,采用雇佣专业测量公司进行航摄测量,此方法虽可快速完成勘察工作,但花费较大,且后续工程范围发现变化需重新雇佣测量公司进行航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个别使用单位因工程范围较大,采用雇佣专业测量公司进行航摄测量,此方法虽可快速完成勘察工作,但花费较大,且后续工程范围发现变化需重新雇佣测量公司进行航摄,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民用无人机的工程勘察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民用无人机的工程勘察方法,所述基于民用无人机的工程勘察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支撑结构、螺旋桨、控制站、固定结构、减震结构:
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勘察地形模块、导航定位模块、文本图像识别模块、飞行控制模块、影像导入模块、影像生成模块、电源模块;
所述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无人机本体下侧,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臂、行走轮,两个所述支撑臂分别铰接在所述无人机本体下表面两端,所述行走轮分为两组,每组所述行走轮数目为两个,每两个所述行走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臂底端;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腔、伸缩腔,所述安装腔固定连接在所述无人机本体下端,所述伸缩腔固定连通在所述安装腔下侧面中心处;
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杆、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水平贯穿安装腔两侧壁上,且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臂上,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勘察地形模块包括外摄像头、信号传输导线,所述外摄像头用于对所述地形图片采集,所述信号传输导线用于对所述外摄像头进行采集信息得传输。
优选的,所述导航定位模块包括雷达,所述雷达固定连接在所述无人机本体上端。
优选的,所述文本图像识别模块包括文本识别传输线、识别摄像头,所述识别摄像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飞行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机载计算机,所述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无人机本体外侧壁上,所述机载计算机与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影像导入模块包括连接口、储存器,所述连接口设置在无人机本体外表面,所述连接有与所述储存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