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捎带的5G物联网络架构及其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5896.9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281B9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孟维晓;李阳;何晨光;郭政;张海英;闫富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2;H04W84/18;H04W88/18;H04W52/02;H04L67/12;H04L41/0826;G16Y10/7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捎带 联网 架构 及其 数据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捎带的5G广域物联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构包括:地面终端(1),移动转发节点(2),网络接入节点(3)和核心网(4);
所述地面终端(1)连接移动转发节点(2),所述移动转发节点(2)连接网络接入节点(3),所述网络接入节点(3)连接核心网(4);
所述地面终端(1)由手持移动台(101)、智能穿戴设备(102)和传感器(103)组成;所述手持移动台(101)和智能穿戴设备(102)均与第一移动转发节点(201)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011)连接,所述传感器(103)与第二移动转发节点(202)的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021)连接;
所述移动转发节点(2)包括第一移动转发节点(201)和第二移动转发节点(202),所述第一移动转发节点(201)和第二移动转发节点(202)进行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转发节点(201)由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011)、第一业务控制单元(2012)和第一自组网模块(2013)组成;所述第二移动转发节点(202)由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021)、第二业务控制单元(2022)和第二自组网模块(2023)组成;
在所述第一移动转发节点(201)中,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011)实现与网络接入节点(3)和地面终端(1)的互联;
第一业务控制单元(2012)实现存储管理与业务相关的用户信息、用户优先级和调度员列表信息;
第一自组网模块(2013)用于支持移动转发节点(2)之间应能够实现数据互传,动态路由,自组织网络管理功能;
在所述第二移动转发节点(202)中,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021)实现与网络接入节点(3)和地面终端(1)的互联;
第二业务控制单元(2022)实现存储管理与业务相关的用户信息、用户优先级和调度员列表信息;
第二自组网模块(2023)用于支持移动转发节点(2)之间应能够实现数据互传,动态路由,自组织网络管理功能;
所述网络接入节点(3)由归属用户信息管理模块(301)、终端身份鉴权模块(302)和移动性管理模块(303)组成;
所述归属用户信息管理模块(301)用于存放无线接入系统管辖区内的终端管理相关信息;
所述终端身份鉴权模块(302)用于存储鉴权信息和加密密钥;
所述移动性管理模块(303)用于存储和管理移动转发节点(2)的位置和移动线路信息,实现对移动转发节点(2)的调度和管控。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网络架构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第一移动转发节点(201)和第二移动转发节点(202)具有移动能力的数据转发节点,将地面终端(1)的数据带回核心网(4):所述传输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地面终端(1)激活和数据上传;
步骤二:数据捎带和转发;
步骤三:数据入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网络中时延非敏感业务,移动转发节点(2)在经过地面终端(1)设备附近区域时,将地面终端(1)待发送信息采集到该节点缓冲区上,并在移动过程中一直保存该信息;直到移动转发节点(2)到达基站通信范围内时,移动转发节点(2)将终端业务传输到网络接入节点(3)上,最后将信息传输至核心网(4);
对于网络中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采用数据多跳转发入网方式,多个移动转发节点(2)形成自组织网路,采用无线多跳的形式,将终端业务传到网络接入节点(3)上,最后传输至核心网(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8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直方图的加密域水印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件开发用烧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