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缓冲防护效果好的室内智能移动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2834.2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泉荣;赵桂玲;梁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C11/02;F16M11/12;F16M11/18;F16F15/067;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妮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阜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slam 缓冲 防护 效果 室内 智能 移动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缓冲防护效果好的室内智能移动平台,涉及移动平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四角均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主体的一侧插接有推板。通过设置的防护装置,方便对相机周边进行安全防护,启动电机时转动板转动,滑动柱沿着凸型滑槽的内壁滑动时,转动杆同时转动,带动活动板和环板转动,则套筒和斜齿轮同时转动时小齿轮转动,则转动筒和防护板同时转动,方便对防护板伸展开,此时缓冲弹簧同时拉伸,当外物对防护板产生撞击时,缓冲弹簧能够缓冲释放一部分的力,能够对视觉采集用的相机进行安全防护,避免外物对侧边撞击产生磕损现象,安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缓冲防护效果好的室内智能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从一个未知位置开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根据位置估计和地图进行自身定位,同时在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建造增量式地图,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导航,这种方法称为SLAM,即时定位和建图(SLAM)是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根据所用传感器的不同,主要分为激光SLAM和视觉SLAM。。
如中国专利CN207482036U所公开的一种智能移动平台,本智能移动平台,采用电机作为动力,大大降低了噪音且避免了因废气排放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将减速器置于主动轮内,使结构更为紧凑,然而在其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现有的视觉平台,没有设置防护缓冲装置,不能够对视觉采集用的相机进行安全防护,容易造成撞击产生磕损现象,安全效果差的问题。
2、由于装置的盖板不方便拆卸,拆卸较为繁琐,因此不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的问题。
3、由于相机移动不灵便,不能够进行旋转全向移动,导致了不方便调节,图像采集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缓冲防护效果好的室内智能移动平台,解决了由于现有的视觉平台,没有设置防护缓冲装置,不能够对视觉采集用的相机进行安全防护,容易造成撞击产生磕损现象,安全效果差的问题;装置的盖板不方便拆卸,
拆卸较为繁琐,因此不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的问题;相机移动不灵便,不能够进行旋转全向移动,导致了不方便调节,图像采集效果差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缓冲防护效果好的室内智能移动平台,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四角均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主体的一侧插接有推板,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隔板,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装置。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柱,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开设有凸型滑槽,所述凸型滑槽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部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转动杆的一侧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弧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远离防护板的固定连接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底部啮合有斜齿轮,所述转动筒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梯形块的底部且位于拉伸弹簧的下方铰接有卡接块,所述隔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隔板的一侧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块的底部外壁与卡接槽的底部内壁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2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