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7233.7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密;唐世弟;周恒捷;赵川;万里鹏;吴国强;徐鲲;曾素琼;兰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7 | 分类号: | H01M50/107;H01M10/052;H01M10/058;H01M50/126;H01M50/184;H01M50/18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周婷;江文鑫 |
地址: | 52369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锂电池 制作方法 | ||
1.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呈波浪状的内隔挡片和外隔挡片的片峰和片谷进行打磨处理,并将绝缘片依次粘附内隔挡片和外隔挡片的片峰和片谷上,粘附完成后降至室温待用;
S2:对内隔挡片进行冲压处理,使内隔挡片的片谷抵接电池内芯外侧壁上,并向内隔挡片与电池内芯的间隙中进行灌胶,胶水凝固后形成内粘结胶层;
S3:对外隔挡片进行冲压处理,使外隔挡片的片峰抵接电池外壳的内侧壁上,并向外隔挡片与电池外壳的间隙中进行灌胶,胶水凝固后形成外粘结胶层;
S4:将S3加工后的电池外壳放入至模具中,再将S2加工后的电池内芯放入至电池外壳的内部,启动绝缘胶灌胶操作,将电池内芯与电池外壳间的间距灌满形成绝缘胶层;
S5:对锂电池的两端进行封闭处理,并固定上正负极板,即完成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内隔挡片和外隔挡片的两侧除片峰和片谷外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呈圆形或多边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内隔挡片的厚度为0.3-0.8mm,所述内粘结胶层的一侧抵接在内隔挡片的片峰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将所述外隔挡片卡入至电池外壳的内部前,先对所述电池外壳的内壁进行打磨,消除内壁上的氧化薄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且在消除所述电池外壳内壁氧化薄膜后,再将外隔挡片依次固定在电池外壳的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隔挡片的固定时是通过对绝缘片进行加热处理,使所述绝缘片处于熔融状态,再将外隔挡片的片峰对准电池外壳的内壁按压实现粘附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隔挡片固定完成后,直接对电池外壳与外隔挡片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形成外粘结胶层,所述外粘结胶层与电池外壳的外壁相紧密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所述模具包括电池外壳固定腔与电池内芯固定腔,依次将电池内芯与电池外壳放置在到电池外壳固定腔与电池内芯固定腔的内部,再对电池内芯与电池外壳间的通槽进行绝缘胶的填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对锂电池的两端进行封闭处理包括将电池外壳两端溢出的绝缘胶进行清除,并且使所述电池内芯的两端延伸出绝缘胶,便于所述正负极板在安装时直接与电池内芯相接触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针刺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板的内侧中部与电池内芯相连接,且所述正负极板的边缘向内部扣合在电池外壳的外壁上完成正负极板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