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镉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9233.2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乔培胜;周鑫;汪均;周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B82Y20/00;B82Y30/00;B82Y40/00;G09F9/30;H01L27/15;H01L33/04;H01L33/06;H10K59/10;H10K50/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导体材料的核,以及设置在所述核上的第二半导体材料的壳,其中所述含镉量子点包括镉、锌、硒和硫,所述核包括CdSe,所述壳包括第一壳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上的第二壳,所述第一壳包括CdZnSe,所述第二壳包括ZnS,所述第一壳中的各个元素分布均匀,所述含镉量子点还包括金属元素,所述金属元素包括IA元素、IIA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包括IIIA元素、IVA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镉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具有第一吸收峰,所述第一吸收峰的吸收度为Iab,所述含镉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450nm处的吸收度为I450,I450/Iab大于等于10,所述含镉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的半峰全宽小于等于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为闪锌矿量子点,所述核的平均尺寸为3~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的平均尺寸为15~2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的厚度为4~6nm,所述第二壳的厚度为2~4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位为600~6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的半峰全宽小于等于16nm,量子产率大于等于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中,所述锌相对于所述镉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中,所述锌相对于所述硒的摩尔比1:1~5:1,所述锌相对于所述硫的摩尔比1:1~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的第一吸收峰位为590~640nm,所述含镉量子点的第一吸收峰的半半峰宽小于等于18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元素相对于所述锌的摩尔比为0.02:1~1: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包括第一金属元素和第二金属元素,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位于所述第一壳,所述第一金属元素选自IA元素、IIA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金属元素位于所述第二壳,所述第二金属元素选自IIIA元素、IVA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镉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镉量子点包含多颗量子点,至少一个单颗所述含镉量子点的荧光半峰全宽小于等于10nm。
13.一种光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所述的任意一种含镉量子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器件的半峰全宽小于等于20nm。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致发光器件,所述光致发光器件为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膜在1W/cm2强度的450nm峰值波长的蓝光连续照射1000h后,所述量子点膜的量子效率下降小于等于5%。
16.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所述的任意一种含镉量子点。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所述的任意一种含镉量子点。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含镉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准备含第一半导体材料核的有机溶液;S2,将所述含核的有机溶液、第一金属前体、第一壳前体和第一有机配体混合并加热,在所述核表面包覆第一壳后得到中间态量子点;将所述中间态量子点、第二金属前体,第二壳前体和第二有机配体混合并加热,在所述第一壳表面包覆第二壳,得到所述含镉量子点;所述第一金属前体中的第一金属元素选自IA元素、IIA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金属前体中的第二金属元素选自IIIA元素、IVA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2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