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款低脂低糖轻食主义纤维棒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7806.8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程昊阳;马林智;公宇航;郭灏;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19/093 | 分类号: | A23C19/093;A23C19/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款 低糖 主义 纤维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款低脂低糖轻食主义纤维棒的制作方法,主要涉及新型代餐类零食的开发领域。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严成熟红高粱,豌豆,研磨成高粱粉120目过筛。(2)采用酸溶碱沉法,提取高粱壳纤维(3)选择蛋白糖,用富含中链脂肪酸的椰子油、低脂干酪加入来改善产品整体的口味,混匀(4)原料经高黏度糖浆均匀黏合后,放入模具中,送入成型机将其紧实挤压成棒状,控制规格。(5)严格进行焙烤操作,以保证最终产品色泽的均匀度。(6)无菌包装。本发明运用科学营养的配料以及优良的工艺制作出营养健康、麦香浓郁、老少皆宜的低脂低糖轻食主义纤维棒,将营养和低脂美味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可观价值。
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休闲食品开发领域,尤其是涉及轻食主义纤维棒食品。
背景技术
1传统的代餐食品、活力棒、能量棒、巧克力等,即便能抵消一时的饥饿感,但是其极强的饱腹感,不易消化,毫无营养,甚至高热量高油脂;本品作为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小零食,采用天津优质高粱的纤维,不但食用起来毫无压力,扫除饥饿,缓解疲惫,而且用中链脂肪酸代替常用的油脂,并且膳食纤维到达小肠时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不但不会因为高糖、高咖啡因而长胖、难以入睡,还会促进消化,预防肠癌,适用于高节奏生活下的上班族年轻人。
2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年轻人的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学习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熬夜已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外卖宵夜可以解决深夜饥饿但其高糖高盐高油脂的成分让人不免对身材和健康担忧,部分同类产品中巧克力所含的咖啡因还会让食用者的中枢神经兴奋不能入睡,严重影响了高强度、快节奏工作模式下年轻人的正常生活。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纤维棒,该纤维棒符合休闲、健康、快销的特点且能够调节胃肠功能、降低胆固醇,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同时,融入了大量天津特色元素,为开发为天津旅游伴手礼以及成为天津的城市名片奠定了基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一款低脂低糖轻食主义纤维棒的制作方法,它的特征在于:以天津当地优质成熟红高粱和豌豆为主要原料,经去壳,粉碎,酶解,提取纤维,混料,焙烤至棒状,同时选择低脂干酪加入来改善产品整体的口味。
(2)一款低脂低糖轻食主义纤维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去壳制粉:将清理干净的高粱经谷物脱皮机去壳,将去壳的高粱米经粉碎、筛理采用逐步分层制粉法,将其研磨成粉,并将研磨成的高粱粉120目过筛;
S2、提取纤维:将脱下的外壳经粉碎机,得高粱壳粉末,采用酸溶碱沉法,称取高粱壳粉末15-20g于250ml烧杯中,加入150-200ml调成质量比1:10的浆状液,并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到4.0,并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振荡2.5-3h,过滤去除反应液,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1.5h,再过滤去除水解液,干燥至恒重,即得成品;
S3、豌豆酶解:利用特定酶水解法去除淀粉,保留优质蛋白及不溶性膳食纤维,再通过挤压改性技术,将豌豆纤维吸附油脂的能力提高2-3倍,保证轻食低脂的要求;
S4、滚压成型:将处理后的原料经三维混合机混合均匀,混合时间25-30分钟,放入模具中,高黏度糖浆均匀黏合后,送入成型机将其紧实挤压成棒状,单个纤维棒长9~11cm、宽3~4cm,厚度2cm;
S5、混料焙烤:将高粱粉、高粱纤维、豌豆蛋白纤维与蛋白糖、椰子油和低脂干酪进行混合,将混合后成型的纤维棒放入烤箱烘烤;
S6、切块包装:利用切片机将棒状体切割成长度相同的棒体,得到半成品,将成型好的半成品放入涂层设备中涂层,并采用高阻隔复合包装袋真空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分层式装料方式的再生多晶硅铸锭工艺
- 下一篇:声源方向辨识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