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2817.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金石;文听雷;邢道亮;李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35/06;C08L25/12;C08K3/36;C08K3/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梦媚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bs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由本体法ABS树脂63~100份、耐热剂0~20份、ABS高胶粉0~17份、纳米无机粉体0.3~2份、碱金属磷酸盐类分散剂0.1~0.6份、消光剂0.5~3份、加工助剂0.5~1.5份和黑色颜料0.5~1份按照重量份制备而成。该ABS复合材料具有高黑度和低光泽的效果,且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仍保持在优异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简称,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大量用于家电、通讯、汽车、电工电气等领域。
ABS良好的刚韧平衡,使其较多的应用于汽车内饰件,但是普通ABS的存在缺陷:一方面是ABS的黑度不足,与其他聚丙烯内饰材料之间造成色差,影响美观;另一方面,普通ABS材料光泽度较高,易产生反光,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影响行车安全。这两方面缺陷在原理上是相互矛盾的,主要是由于汽车内饰材料多采用本体法ABS,其橡胶粒径较大,对低光泽起积极作用,但橡胶粒径越大,越不易于染色,因此对黑度起消极作用。
现有的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ABS制件表面喷涂、包覆等方式获得高黑度低光泽表面,但这些方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本体法ABS树脂体系中加入纳米无机粉体和消光剂实现ABS复合材料高黑度和低光泽的效果,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BS复合材料,其由本体法ABS树脂63~100份、耐热剂0~20份、ABS高胶粉0~17份、纳米无机粉体0.3~2份、碱金属磷酸盐类分散剂0.1~0.6份、消光剂0.5~3份、加工助剂0.5~1.5份和黑色颜料0.5~1份按照重量份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剂选自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进一步的,所述ABS高胶粉选自橡胶含量为55-60%的ABS接枝共聚物。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无机粉体选自纳米二氧化硅。
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在15~20nm,其吸油值为260~280。
进一步的,所述碱金属磷酸盐类分散剂选自三聚磷酸钠。
进一步的,所述消光剂选自环氧型微凝胶化的苯乙烯-丙烯腈聚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两者的复配,所述润滑剂选自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颜料选自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为载体的炭黑颜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配比称取本体法ABS树脂、耐热剂、ABS高胶粉、纳米无机粉体、碱金属磷酸盐类分散剂、消光剂、加工助剂和黑色颜料充分混合,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制得ABS复合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ABS复合材料中通过在体系中加入纳米无机粉体和消光剂实现了高黑度和低光泽兼具的效果,且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仍维持在高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真空包装的扫描仪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舞蹈柔韧性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