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鼓式刹车片的自动化压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7584.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魏荣飞;刘世阳;陈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路世荣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58 | 分类号: | B29C33/58;B29C43/34;B29C43/50;B29C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刹车片 自动化 压制 方法 | ||
1.一种汽车鼓式刹车片的自动化压制方法,包括电控系统、压力机,伺服电机(1),供料机构(2),绞龙机构(3)、称重机构(4),称重料斗(5),称重传感器套件(6),抽拉板(7),送料机构(8),投放料斗(9),投料气缸(10),推拉托板机构(11),托板(12),升送机构(13),机械手(14),机械手气缸(15),模板(16),接模板机构(17),推产品气缸(18),雾化装置(19),其特征在于:由电控系统控制完成刹车片从混合粉料自动称重、自动投料压制、自动脱模涂模的刹车片自动化压制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把原料投放到供料机构(2)中,电控系统通过控制安装在供料机构(2)底部的两个绞龙机构(3)的伺服电机(1)驱动绞龙机构(3),向设在称重机构(4)上的称重料斗(5)输送原料;
设在称重机构上的称重料斗固定在称重传感器套件(6)上,由电控系统监控称重料斗(5)的重量变化,当重量达到临界值85%时,伺服电机(1)慢速驱动,达到95%时,伺服电机(1)再次减至极慢速,当重量达到设定值时,伺服电机(1)停止转动,供料停止;
称重完成后,设在称重料斗底部的抽拉板(7)缓慢的向后拉,使称重料斗(5)中的原料跌落到投放料斗(9)中,待原料放完后,抽拉板(7)向前推到原位,等待下一次称重,当投放料斗(9)接好原料后,在原位等待压力机完成压制保温工作;
当压力机的压制保温工作完成后,压力机上行;
推拉托板机构(11)后拉,把托板(12)从模腔(20)中拉出到设定位置;
压力机下行,把模板(16)和刹车片产品压到托板(12)让开的位置,然后上行;
送料机构(8)前推,把投放料斗(9)运送到模腔正上方,启动投放料斗气缸(10)快速推开投放料斗(9)的仓门,投下原料,然后退回到称重机构(4)下方,等待接料;
推拉托板机构(11)前推,用托板(12)的前端面把模板(16)和刹车片产品推到接模板机构(17)上的设定位置,在经过预设在压力机台面上的雾化装置(19)上方时对模板(16)下表面喷涂脱模液,并回位,此时模板(16)和刹车片产品是粘附在一起;
接模板机构(17)装载着模板(16)和刹车片产品后拉到设定位置;
升送机构(13)带动机械手(14)下行,使机械手(14)后端处于刹车片产品前方,并能勾挂住刹车片产品的前端面,后拉使刹车片产品和模板(16)脱离并落入产品区;
机械手(14)由升送机构(13)带动,下行至设定位置,再前行到设定位置,使机械手(14)处于对模板(16)的夹持状态,启动机械手气缸(15),夹持模板(16),机械手(14)前行经过模板(16)上方时,预设在机械手(14)前端的雾化装置(19)向下对模板(16)上表面喷涂脱模液;
机械手(14)由升送机构(13)带动,夹持着模板(16)上行至模腔(20)上方,再前行至设定位置,使模板(16)处于模腔(20)的正上方,然后下行,使模板(16)落入模腔(20)内6~8毫米,启动机械手气缸(15),释放模板(16),升送机构(13)后拉抽出机械手(14),并自动回位;
压力机下行,开始压制保温工作;
接模板机构(17)后拉到设定位置,启动推产品气缸(18),把刹车片产品推入收纳箱,然后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鼓式刹车片的自动化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腔模具一次称重放料,四腔模具重复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鼓式刹车片的自动化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腔模具为两个投放斗(9),四腔模具为四个投放斗(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鼓式刹车片的自动化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控系统可市场选购,如使用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统数据包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路世荣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路世荣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5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扣与钢带结合结构及其方法
- 下一篇:转向装置以及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