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祛风活血中药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紫杉类药物致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6603.0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9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佘君;顾喜喜;华志丹;宋元林;金美玲;宋伊君;刘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36/65;A61P25/02;A61P29/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一新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祛风 活血 中药 组合 及其 治疗 预防 紫杉 类药物 周围神经 病变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祛风活血中药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紫杉类药物致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祛风活血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包含如下中药:黄芪1‑50份、桂枝10‑30份、土鳖虫5‑20份、赤芍10‑20份、豨莶草5‑50份、鸡血藤5‑30份、皂角刺5‑10份、路路通5‑50份、王不留行1‑30份。本发明的祛风活血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或预防紫杉类药物致周围神经病变,通过手足熏蒸浸泡的方式内病外治,可以改善患者使用紫杉类药物致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弥补目前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疗效不确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祛风活血中药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紫杉类药物致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通过手足熏蒸浸泡的方式内病外治,用于改善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引起的四肢感觉麻木和刺痛或局部皮肤温度异常。
背景技术
肿瘤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及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体征。其中30%–40%的化疗患者曾有CIPN体验,CIPN 导致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患者因CIPN加重而要求减少化疗次数及剂量,降低了用药依从性。紫杉类醇化疗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实体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主要不良反应为CIPN、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等。即使停止紫杉类药物治疗后,紫杉类药物相关的CIPN仍可能出现“滑行”现象而继续恶化。
紫杉类药物相关CI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显示,微管结构紊乱、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的线粒体受损均与CIPN的发生相关。紫杉类药物相关CIPN以感觉症状较为常见,首先出现于足部和手部,主要表现为麻木和刺痛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CIPN的发生常呈逐渐进展,少部分患者在接受化疗后突然发病。紫杉类药物相关CIPN 的主要临床特征为:①远端受累为主;②病变呈对称性分布;③予化疗药物后发病,起病缓慢,起初感觉症状可有暂时缓解,随后进行性加重或感觉症状在化疗后急性加重;④感觉神经受累,表现为感觉异常、迟钝、减退、过敏和疼痛;⑤运动功能尚保留,部分患者有轻中度肢体无力,可有肌肉萎缩。
临床对CIPN评估常使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不良事件标准(NCI-CTCAE)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的(ECOG)评分。总神经病变评分(TNS)是一种综合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检查的评估工具,可以对周围神经功能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目前常用患者评估的量表有妇科肿瘤患者神经毒性评估量表(FACT/GOG-Ntx)和患者神经毒性问卷(PNQ),神经电生理(NCS)检查对诊断CIPN有价值,但由于尚未确定参考值,NCS能否预测CIPN的结论不明确。在疾病进展时,若神经尚未完全损伤,NCS检查结果可正常。此外,神经肌电图检查因评分困难且可重复性差,在CIPN的评估和检测中较少应用。
目前,临床尚无有效CIPN药物治疗手段。早期关于紫杉类药物致CIPN相关的药物有谷胱甘肽、维生素E等,糖神经节苷脂对减轻神经毒性有一定作用,但不良反应多。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病可使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6、B12和复合维生素B)、叶酸和烟酰胺;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和钙通道阻滞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此外,中医药在CIPN也有一定作用,如补阳还五汤膏剂。尽管上述药物可用于CIPN的预防和治疗,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疗效不确切或不良反应大,从我国丰富的中医药瑰宝中挖掘新型药物方剂治疗或预防CIPN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风活血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中药:黄芪1-50份、桂枝10-30份、土鳖虫5-20份、赤芍10-20份、豨莶草5-50份、鸡血藤5-30份、皂角刺5-10份、路路通5-50份、王不留行1-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6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