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SSD低命令深度读性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091.4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5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韩道静;王飞;马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曹祥波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ssd 命令 深度 性能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提升SSD低命令深度读性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个读命令;解析第一个读命令,将读请求发送给NAND;将数据移动至数据页中;将数据传输给主机;获取第二个读命令;解析第二个读命令,发送两笔读请求给NAND;将对应第一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数据页中,将对应第二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缓存页中;将数据传输给主机;获取新读命令;解析新读命令,发送两笔读请求给NAND;将对应第二笔读请求的数据从缓存页中拷贝至数据页中,将对应第三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数据页中,将对应第四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缓存页中;将数据传输给主机。本发明提升了SSD的低命令深度顺序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升SSD低命令深度读性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提升SSD低命令深度读性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SSD固态硬盘作为一种新型存储介质,其采用NAND颗粒作为数据存储,相比于传统HDD,其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很高的顺序读性能,通常主机端需要同时发送超过8个读命令给SSD,这样才能跑出最好性能,但是对于小于这个深度的顺序读请求,SSD的读效率偏低,因此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提升SSD低命令深度读性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升SSD低命令深度读性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主机下发的第一个读命令;
解析第一个读命令,获得读请求,并将读请求发送给NAND;
NAND将对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数据页中;
将对应读请求的数据从数据页中传输给主机;
获取主机下发的第二个读命令;
解析第二个读命令,若第二个读命令为顺序读,则发送两笔读请求给NAND,其中,两笔读请求包括第一笔读请求和第二笔读请求;
NAND将对应第一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数据页中,同时将对应第二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缓存页中;
将对应第一笔读请求的数据从数据页中传输给主机;
获取主机下发的新读命令;
解析新读命令,若新读命令为顺序读,则发送两笔读请求给NAND,其中,两笔读请求包括第三笔读请求和第四笔读请求;
NAND将对应第二笔读请求的数据从缓存页中拷贝至数据页中,然后将对应第三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数据页中,同时将对应第四笔读请求的数据移动至缓存页中;
将对应第二笔读请求的数据和对应第三笔读请求的数据从数据页中传输给主机,然后返回执行步骤“获取主机下发的新读命令”。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获取主机下发的第一个读命令步骤中,通过片上系统获取主机下发的第一个读命令。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解析第一个读命令,获得读请求,并将读请求发送给NAND步骤中,通过片上系统解析第一个读命令,获得读请求,并将读请求发送给NAND。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将对应读请求的数据从数据页中传输给主机步骤中,通过片上系统将对应读请求的数据从数据页中传输给主机。
提升SSD低命令深度读性能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解析发送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第一传输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二解析发送单元,第二移动单元,第二传输单元,第三获取单元,第三解析发送单元,拷贝移动单元,及传输返回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主机下发的第一个读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