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环境使用的胞状和柱状组合结构涂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9831.7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崔洪芝;宋晓杰;崔中雨;满成;李燚周;高晓华;姜迪;王昕;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C22C3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环境 使用 柱状 组合 结构 涂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海洋环境使用的胞状和柱状组合结构涂层,其特征在于,它是在预处理的基体上,利用激光束摆动熔覆第一层合金粉末,改变快速垂直枝晶为胞状晶,既提高熔覆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又阻隔液体腐蚀介质向着基体传输,提高耐蚀性;然后在获得的胞状晶熔覆层上,再利用激光束快速熔覆第二层合金粉末形成表面合金层,不摆动,在胞状晶基础上再获得具有柱状结构的细密枝晶组织;
所述的第一层合金粉末由Co、Cr、Fe、Ni和Mn粉末组成,合金粉末的摩尔配比为Co:Cr:Fe:Ni:Mn=1:1:1:1:1;第二层合金粉末由Co、Cr、Fe、Ni、Mn、Ti和B4C粉末组成,合金粉末的摩尔配比为Co:Cr:Fe:Ni:Mn:Ti:B4C=1:1:1:1:1:x:y,其中x=0.25~1, y =1/3x;
所述的激光束摆动熔覆第一层合金粉末参数为:激光摆动熔覆功率1200W,扫描速度8mm/s,光斑直径 3mm,搭接率 33%,摆动振幅为1.5 -3.5mm、摆动频率为300 Hz;激光束快速熔覆第二层合金粉末参数为:激光熔覆功率1500W,扫描速度 10mm/s,光斑直径 3mm,搭接率 33%,不摆动。
2.一种具有胞状和柱状组合结构的海洋环境用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粉体准备
按照Co:Cr:Fe:Ni:Mn=1:1:1:1:1摩尔比称取第一层合金粉,按照Co:Cr:Fe:Ni:Mn:Ti:B4C=1:1:1:1:1:x:y摩尔比称取第二层合金粉,粉体的粉体粒度为48-75μm,将配置好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合金粉分别置于三维混料机中混合24h;
所述的x=0.25~1, y =1/3x;
步骤2:基体表面预处理
在进行熔覆前先将基体进行清洗、打磨找平、去除油污铁锈,最后烘干;
步骤3:激光摆动熔覆第一层胞状结构
激光摆动熔覆功率1200W,扫描速度8mm/s,光斑直径 3mm,搭接率 33%,摆动振幅为1.5-3.5mm、摆动频率为300 Hz,对预涂的第一层合金粉末Ni、Cr、Mn、Co、Fe进行第一次激光熔覆,第一熔覆层具有胞状结构,厚度为1.5-2mm,平均硬度为220-600HV0.1,能阻隔液体腐蚀介质向着基体传输;
步骤4:激光熔覆第二层表面合金层,获得具有柱状结构的细密枝晶组织
激光熔覆功率1500W,扫描速度 10mm/s,光斑直径 3mm,搭接率 33%,不摆动,对预涂的第二层合金粉末粉末Ni、Cr、Mn、Co、Fe、Ti、B4C进行第二次激光熔覆,第二熔覆层具有柱状结构,厚度为0.5-1mm,平均硬度为740-950HV0.1在磨损过程中表现出非常强的抗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性能;熔覆结束后涂层空冷至室温,使用铜刷去除熔渣和氧化皮,至此熔覆过程结束,形成具有胞状和柱状组合结构的熔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8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