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2511.9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卢聪;朱鑫磊;郭建春;李欣阳;黄昆;孙汝岳;罗海云;孟庆阳;邹晓兵;王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放电 等离子 脉冲 激波 酸化 液增注 油气 增产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已有的测井和录井数据解释获得目标井的基本情况,根据所述基本情况判断所述目标井是否适合所述油气增产方法;所述基本情况包括井筒内静水柱压力和井斜;当目标井的静水柱压力大于25MPa,和/或目标井的井斜大于75°时,所述目标井不适合所述油气增产方法;
收集目标井的基本参数,并将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发生装置下放至所述目标井的目标层中;
开启所述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发生装置进行放电施工,改变储层物性条件或使天然裂缝相互沟通;
通过地面地震监测方法判断放电施工的效果,当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时,停止放电施工,并进行酸化压裂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参数包括破裂压力、天然裂缝发育及分布情况、杨氏模量、泊松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天然裂缝为发育高角度缝,则所述目标层为射孔处、射孔上端20-50cm处、或射孔下端20-50cm处;若天然裂缝为水平缝,则所述目标层为射孔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井的静水柱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所述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发生装置的储能电容器设置三个;当目标井的静水柱压力大于10MPa且小于等于25MPa时,所述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发生装置的储能电容器设置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施工时的放电次数通过以下步骤获得:获取目标井所在储层的岩样,并对其进行放电处理,测试放电过程中所述岩样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当所述岩样的弹性模量不再随放电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时,采用不再变化时的最少放电次数作为所述放电施工时的放电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施工时的放电能量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Ek×Dr×n×f=Vk×2.6×108HB (2)
式中:Wo为放电能量;Ek为放电等离子脉冲冲击波动能;vB为放电等离子脉冲冲击波在水中的速度;Dr为放电频次对岩石疲劳影响;n为放电次数;f为多次放电时的能量转化效率;Vk为冲击致裂的体积;HB为布氏硬度;En为放电n次后岩石的弹性模量;E为岩石原始弹性模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放电时的能量转化效率为20%-70%中的任意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致裂的体积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式中:h为形成椭圆改造区域中的长径;D为形成椭圆改造区域中的短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放电等离子脉冲激波促酸化液增注的油气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氏硬度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HB=(HM×6.5+3)×10 (5)
式中:HM为莫氏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未经西南石油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5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模组件及压铸机
- 下一篇:一种便携嵌入式采集器及防蚀漏取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