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8559.2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刚;赵勇;郑素芳;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2M35/024;F02M3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其包括集成有热交换装置的空滤器、冷凝装置和压缩装置;空滤器包括壳体;其上设有连通外部空气的进气口和连通发动机进气侧的出气口;壳体内安装有热交换装置和过滤装置,壳体内形成有用于空气热交换的空腔;热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与用于空调热交换总成的冷媒进口,分别与冷媒分流部件的一个出口相连接,冷媒出口与用于空调热交换总成的冷媒出口,分别与冷媒合流部件的一个进口相连接;冷媒分流部件的进口与冷媒合流部件的出口之间通过管路串联冷凝装置和压缩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存在成本高、布置困难,以及冷却效果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品的普及,世界上各个地区不管是热带还是寒带,汽车应用都已非常广泛。其中热带地区因空气温度普遍较高,达到了30℃或以上温度。对于汽车发动机来讲,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也就直接影响用户用车体验。进气温度越低,对发动机动力性能越好即用户体验感越好。由于当前汽车发动机进气主要是从环境空气直接吸入,当汽车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运行时,发动机吸入的空气温度自然就比较高,要控制发动机进气温度处于较低水平难度非常大。
CN 201250698 Y公开了汽车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该进气冷却装置通过在空滤器与节气门部件之间增加热交换器总成,应用空调冷媒在热交换器中与空气形成热交换的原理,来实现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提升发动机性能表现的目的。但该进气冷却装置由于新增了热交换器总成零部件,不仅导致了系统成本增加,且新增热交换器总成零部件后,还存在机舱布置更加困难,实用性较差等问题。
CN 107143443 A公开了一种空滤器及汽车,该空滤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进气管,进气管包括一进气口和与进气口相对的出风口;套设于进气管外的导风管,导风管靠近出风口的第一端面位于出风口的上方,且第一端面为封闭端面;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第一过滤装置;壳体上相对进气口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出气管,出气管的进气端位于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方,在进气管、第一过滤装置和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容置腔中装有冷却液或水。该空滤器虽然实现了对气体的过滤和冷却,减小了部件的空间占有率。但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波动,使得冷却液从导风管中溢出,不仅影响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且还会影响冷却液的冷却效果,存在冷却不稳定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同时,热空气经过冷却液的过程中,必定会带走冷却液中的水分,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增加空滤器更换成本。另外,该空滤器中盛装的冷却液的量有限,汽车在热带环境中或者长期行驶,冷却液的冷却效果必定大大降低,达不到冷却发动机进气的目的,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存在成本高、布置困难,以及冷却效果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集成有热交换装置的空滤器、冷凝装置和压缩装置;
所述集成有热交换装置的空滤器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外部空气的进气口和连通发动机进气侧的出气口;所述壳体内沿空气流动方向安装有所述热交换装置和用于过滤的过滤装置,壳体内形成有用于空气热交换的空腔;
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与用于空调热交换总成的冷媒进口,分别与冷媒分流部件的一个出口相连接,冷媒出口与用于空调热交换总成的冷媒出口,分别与冷媒合流部件的一个进口相连接;
所述冷媒分流部件的进口与所述冷媒合流部件的出口之间通过管路串联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压缩装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下部、壳体中部和壳体上部,所述进气口设在所述壳体下部上,所述出气口设在所述壳体上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8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