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无人机以及消防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9669.2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坚;徐佳文;姬永兴;朱国庆;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00;B64C39/02;B64D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邹丹;颜镝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层建筑 火灾 扑救 无人机 以及 消防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无人机以及消防车,涉及无人机领域,用以提高无人机的灭火性能。该无人机包括机体、旋翼以及灭火剂喷射装置。旋翼包括多个,各个旋翼设置于机体的顶部。灭火剂喷射装置包括输送管和喷射管,输送管从机体的底部贯穿至机体的顶部,喷射管与输送管连通,且喷射管的位置高于旋翼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喷射管的短粗化设计,从而增加灭火剂的输送量,提高了无人机的灭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无人机以及消防车。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高层建筑数量总体已位列世界首位。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火势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火灾补救困难的特点。在建筑自身消防系统存在设计缺陷或者维护不足的情况下,一旦建筑内部起火且不能及时扑救、或者是出现外层起火、未完工建筑起火等情况下,往往可能形成灾难事件。相关技术中,用于建筑楼外举高喷射灭火救援的大型消防车,往往由于机动性差、作业空间在灾害现场受限等原因,难以实现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快速扑救。
近年来,为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和更大高度的火灾扑救,出现了无人机拖拽超轻水带与城市主战消防车或地面可移动泡沫制备系统联合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方法及装置创新。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无人机,其灭火剂喷射管长细,通径狭小,限制了灭火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无人机以及消防车,用以提高无人机的灭火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
机体;
旋翼,包括多个,各个所述旋翼设置于所述机体的顶部;以及
灭火剂喷射装置,包括输送管和喷嘴,所述输送管从所述机体的底部贯穿至所述机体的顶部,所述喷嘴与所述输送管连通,且所述喷嘴的位置高于所述旋翼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包括:
第一管路,位于所述机体的下方;
第二管路,位于所述第一管路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至少两根;以及
第三管路,位于各根所述第二管路的下游,且与各根所述第二管路均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根所述第二管路相对于所述机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的中轴线和所述机体的中轴线重合;和/或,所述第三管路的中轴线和所述机体的中轴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还包括:
风速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机体的顶部;和/或
六维力传感器,一端安装于所述机体,且所述灭火剂喷射装置安装于所述六维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以检测所述无人机在飞行工作中拖拽物作用于无人机的六维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还包括:
水带,与所述输送管连通,以向所述输送管输送灭火剂;所述六维力传感器被构造为检测所述水带施加给所述无人机的六维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还包括:
电控锁紧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管的底部,所述电控锁紧装置被构造为锁紧、断开所述水带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防车,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无人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防车还包括:
臂架;以及
支撑平台,安装于所述臂架的末端;所述无人机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96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