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及酱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0637.6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牛永刚;郭志强;陈能魁;陈能芳;陈宗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A23L3/3472;A23L3/3544;A23L3/3571;A23L29/00;A23L29/30;A23P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酿造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调味品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及酱油。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曲:将蒸煮后的大豆、焙炒后的小麦粉、焙炒后的陈皮粉末与淀粉辅料混合均匀后,加入菌种制曲,制得酱油曲料;S2、制酱醪:将酱油曲料和盐水混合均匀,制得酱醪;S3、提取和发酵:将粽叶、生姜和鸭脚艾经清洗、烘干、粉碎,用乙醇浸提、浓缩,制得浓缩液,在浓缩液中接种酵母菌,依次进行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获得复合发酵液;S4、复合发酵:将复合发酵液和酱醪混合,发酵,经浸泡、淋油、灭菌后,制得酱油。本申请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制成的酱油具有食盐含量低,防腐抗菌能力强,保质期长,且发酵周期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调味品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及酱油。
背景技术
酱油富含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同时使食品味美,刺激人的食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衡量标准逐渐朝着营养化、保健化的方面转变,调味副食品中所含高钠成分对人体的危害已被逐渐认识。因为氯化钠摄入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液渗透至细胞外液,使血液中钠离子增高,加重了心脏和血管的负荷,进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普通酱油中的盐分除去,保留酱油中的其他成分,成为低盐酱油。
目前制备低盐酱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低食盐固态保温发酵直接获得低食盐酱油,另一种是先通过高盐稀态发酵获得高盐酱油,然后通过电渗析或膜处理将食盐除去获得低食盐酱油,因盐分和防腐能力关系密切,当低食盐酱油中盐分含量降低势必会导致酱油的防腐能力下降,在气温较高或潮湿地区和季节,酱油表面往往会产生菌膜,导致酱油腐败变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低盐酱油在储存时,因盐分含量降低,易导致防腐能力下降,保质期变短。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低盐酱油的抗菌防腐能力,延长其保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及酱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曲:将蒸煮后的大豆、焙炒后的小麦粉、焙炒后的陈皮粉末与淀粉辅料混合均匀后,加入菌种制曲,制得酱油曲料,蒸煮都的大豆、焙炒后的小麦粉、焙炒后的陈皮粉末和淀粉辅料的质量比为1:(0.5-0.7):(0.3-0.5):(0.4-0.6);
S2、制酱醪:将酱油曲料和盐水混合均匀,制得酱醪,盐水浓度为13-15°Bé,盐水拌合量使酱醪的含水量为50-55%;
S3、提取和发酵:将粽叶、生姜和鸭脚艾经清洗、烘干、粉碎,用乙醇浸提2次,每次4-5,合并浸提液、浓缩,制得浓缩液,在浓缩液中接种酵母菌,依次进行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获得复合发酵液,粽叶、生姜和鸭脚艾的质量比为1:(0.3-0.5):(0.2-0.4),酵母菌的接种量为浓缩液的0.02-0.03%;
S4、复合发酵:将复合发酵液和酱醪按照(0.3-0.5):1的质量比混合,发酵,经浸泡、淋油、灭菌后,制得酱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0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