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及酱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0637.6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牛永刚;郭志强;陈能魁;陈能芳;陈宗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A23L3/3472;A23L3/3544;A23L3/3571;A23L29/00;A23L29/30;A23P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酿造 工艺 | ||
1.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曲:将蒸煮后的大豆、焙炒后的小麦粉、焙炒后的陈皮粉末与淀粉辅料混合均匀后,加入菌种制曲,制得酱油曲料,蒸煮都的大豆、焙炒后的小麦粉、焙炒后的陈皮粉末和淀粉辅料的质量比为1:(0.5-0.7):(0.3-0.5):(0.4-0.6);
S2、制酱醪:将酱油曲料和盐水混合均匀,制得酱醪,盐水浓度为13-15°Bé,盐水拌合量使酱醪的含水量为50-55%;
S3、提取和发酵:将粽叶、生姜和鸭脚艾经清洗、烘干、粉碎,用乙醇浸提2次,每次4-5,合并浸提液、浓缩,制得浓缩液,在浓缩液中接种酵母菌,依次进行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获得复合发酵液,粽叶、生姜和鸭脚艾的质量比为1:(0.3-0.5):(0.2-0.4),酵母菌的接种量为浓缩液的0.02-0.03%;
S4、复合发酵:将复合发酵液和酱醪按照(0.3-0.5):1的质量比混合,发酵,经浸泡、淋油、灭菌后,制得酱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复合发酵液与酱醪混合前,经过以下处理:将包埋液和复合发酵液按照1-1.5:1的质量比混合,然后喷雾干燥,其中包埋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将1-2份壳聚糖、1.5-2份乳清蛋白、1.5-2份木糖、0.2-0.4份甘油和5-8份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每重量份所述包埋液中还包括0.5-0.8重量份沙蒿籽粉和0.2-0.5重量份银耳多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每重量份所述包埋液中还包括0.03-0.05重量份的溶菌酶和0.2-0.4重量份的纳塔霉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发酵具体分为:(1)前期发酵:发酵温度为40-45℃,发酵12-15天;(2)中期发酵a:降温至32-35℃,添加大豆用量0.15-0.25%的鲁氏酵母,发酵7-10天;中期发酵b:控制发酵温度为32-35℃,添加大豆用量0.2-0.25%的固囊酵母,发酵35-40天,当酒精含量达到0.7-2%(v/v)时,转中期发酵c;中期发酵c:升温至40-45℃,发酵10-15天;(3)发酵后期:降温至20-30℃,发酵5-10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中期发酵b前,对复合发酵液和酱醪的混合物进行第一轮超声处理,超声频率为20-40kHz,超声时间为10-20min,中期发酵进行3-5天后,进行第二轮超声处理,超声频率为,30-50kHz,超声时间为30-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菌种的接种量为大豆质量的0.3-0.8%,菌种为米曲霉、黑曲霉、红曲霉、酱油曲霉、酵母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接种料的温度为32-38℃,湿度为65-85%,时间为43-56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大豆蒸煮压力为0.18-0.2MPa,温度为120-130℃,时间为10-15min。
10.一种酱油,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酱油的酿造工艺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06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