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联合次氯酸钠和植酸消除鲜切生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及生物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7745.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萍;谷恒梅;马鑫敏;孟祥慧;王鑫;杨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57;A23B7/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联合 次氯酸 消除 生菜 表面 大肠杆菌 o157 h7 生物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联合次氯酸钠和植酸消除鲜切生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及其生物膜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为:挑选出新鲜的生菜,把叶子切成2~5 cm小段,在超声条件为20~60kHz、100~300W联合浓度为60~100 mg/L的次氯酸处理3~10min,浓度为1~5 g/L植酸处理3~10min。本发明对鲜切生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有较强的清除效果,清洗前鲜切生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的数量是7.42 log CFU/g,经过超声联合次氯酸钠和植酸处理后,大肠杆菌O157:H7的数量减少了3.80 log CFU/g,杀菌率达到了99.97%。同时保持鲜切生菜的品质,延长货架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处理工艺,具体涉及利用超声波联合次氯酸钠和植酸消除鲜切生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及生物膜。
背景技术
生菜营养含量丰富,是一种新式速食制品,新鲜生菜经过鲜切加工后,易发生褐变、营养成分流失、质地软化、水分损失和微生物侵染等问题,从而加快了鲜切生菜的品质劣变,缩短了产品货架期。影响鲜切生菜品质的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O157:H7、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其中大肠杆菌O157:H7是引发果蔬品质败坏,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改进现有鲜切产品加工与保鲜技术、研究新型保鲜技术,将对鲜切加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鲜切生菜的清洗保鲜技术发展迅速,主要包括物理清洗技术、化学清洗技术和生物清洗技术。物理清洗技术通过如热、超声波和压力等去除鲜切果蔬表面的微生物和流出的汁液,主要包括热水清洗、超声波清洗和机械水力清洗等。物理技术虽能清除部分鲜切生菜表面的大肠杆菌O157:H7,但消除效果不理想,且不能良好的保持生菜品质。化学清洗技术一般采用一定浓度、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清洗剂清洗鲜切果蔬。目前,化学清洗技术主要包括臭氧水清洗、酸电解水清洗、有机酸清洗、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清洗等清洗技术。化学清洗技术能良好的控制鲜切生菜品质,但消除鲜切生菜表面的大肠杆菌O157:H7及生物膜的效果不佳。生物清洗技术主要利用生物体内天然提取物、抗菌素和噬菌体等对鲜切果蔬进行清洗。这种技术清除效果良好,但对于维持鲜切生菜品质方面效果不佳。综上仅采用单一的保鲜技术对鲜切生菜货架期的延长是有限的。因此,本发明将超声波技术与次氯酸钠和植酸联合对鲜切生菜进行处理,抑制鲜切生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及其生物膜的生长,延缓品质衰老劣变,实现货架期延长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联合次氯酸钠和植酸消除鲜切生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及生物膜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选择颜色和大小相同的生菜叶子,将新鲜的生菜用自来水清洗;
2)切掉它们的中脉,把剩下的叶子切成2-2.5 cm宽的条状,然后控制10 g/份;
3)使鲜切生菜在超声条件为40kHz、240W联合浓度为100 mg/L的次氯酸钠处理5min,浓度为3 g/L植酸处理5min。
本发明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清洗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消除鲜切生菜表面大肠杆菌及生物膜,从而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延缓鲜切生菜品质劣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不同清洗处理对鲜切生菜表面的大肠杆菌O157:H7杀菌效果对比图(A组:自来水清洗;B组:超声波清洗;C组:微酸性电解水清洗;D组:超声波联合微酸性电解水清洗;E组:超声波联合植酸清洗;F组:次氯酸钠联合植酸清洗;G组:超声联合次氯酸钠和微酸性电解水清洗;H:超声联合次氯酸钠和植酸清洗)。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联合次氯酸钠和植酸处理前后大肠杆菌 O157:H7的生物膜电镜扫描图(A为对照组, B为水处理, C为超声联合次氯酸钠和植酸处理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