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6026.2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谈倩;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5 40 mm 规格 q235 控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优化调整Q235B钢种装炉计划,在Q235钢种轧制前不安排高表面质量要求钢种和40mm以上规格厚板;定期更换、检查轧机除鳞集管喷嘴情况;根据调整后的设备情况重新设计不同厚度的Q235B钢种的除鳞工艺;对不同厚度的Q235B钢种进行跟踪,调整控轧时间;对不同终轧温度下钢板表面质量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其性能富余量调整开终轧工艺。通过调整相关轧制工艺,减少25‑40mm规格Q235B表面麻坑,提高钢板表面质量,减少麻坑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形势愈发严峻,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质量稳定性有所提高,但是客户对表面质量和实物质量要求都在不断提升。目前,在钢厂轧制生产过程中,因麻坑带来的改判率较高,严重了影响了整体非计划指标,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且严重影响合同交付,造成顾客抱怨。
对麻坑缺陷分析发现:1、加热温度高导致表面氧化严重,氧化皮较厚,容易造成麻坑;2、控轧时间越长,一方面导致钢温均匀性不好,另一方面氧化程度加深,二次氧化铁皮较厚,不利于去除;3、目前除鳞系统存在不合理的设计,喷嘴高度、重合度和打击深度存在一定问题;4、开终轧温度直接影响钢板进行三次氧化,在矫直过程中,因三次氧化产生的氧化铁皮在矫直时压入钢板表面造成麻坑缺陷。
为了解决钢板表面麻坑问题,保证生产过程稳定、提高合同兑现率,需要通过调整相关轧制工艺,减少25-40mm规格Q235B表面麻坑,提高钢板表面质量,减少麻坑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方面:
a.优化调整Q235B钢种装炉计划,在Q235钢种轧制前不安排高表面质量要求钢种和40mm以上规格厚板;
b.定期更换、检查轧机除鳞集管喷嘴情况;
c.根据调整后的设备情况重新设计不同厚度的Q235B钢种的除鳞工艺;
d. 对不同厚度的Q235B钢种进行跟踪,调整控轧时间,减小在控轧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形成厚度,避免轧制过程中因氧化铁皮破碎压入钢板表面;
e. 开展开终轧温度对不同厚度的Q235B钢种表面质量的影响试验,对不同终轧温度下钢板表面质量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其性能富余量调整开终轧工艺。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所述的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确保轧机除鳞集管喷嘴完整无堵塞,喷射角度无异常,出现喷嘴磨损、打击重叠量不足情况时,必须及时解决。
前所述的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不同厚度的Q235B钢种采用不同除鳞工艺,25-30mm规格粗轧机采取1、3、5道次除鳞,精轧机采取1、3道次除鳞;30mm以上规格粗轧机采取1、3、5道次除鳞,精轧机采取1、7或1、5道次除鳞。
前所述的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1、7或1、5道次根据精轧机轧制道次制定,采取末道次除鳞。
前所述的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不同厚度的Q235B钢种调整控轧时间,25-30mm规格按最快轧制速度轧制,30mm以上规格按低速轧制,再采取末道次除鳞。
前所述的一种25-40mm规格Q235麻坑控制工艺,终轧温度范围控制在800-8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调整轧制工艺,从根源上降低钢板麻坑发生率,在轧制过程中,通过观察钢板表面质量,及时反馈钢板表面信息,做出相对应的工艺调整,避免批量性表面质量缺陷的产生,从而减少钢板表面麻坑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