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1486.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亮;何海娜;刘艳丽;吴有陵;罗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诺维(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04 | 分类号: | A61L31/04;A61L31/06;A61L31/14;A61L31/16;A61L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银凤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口腔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层和设置于所述屏蔽层上的组织支架层;
所述屏蔽层和组织支架层为电纺丝膜;所述屏蔽层的孔径范围为7~16μm;所述组织支架层的孔径范围为50~300μm;
所述屏蔽层和组织支架层由包括以下的原料制备而成:脱细胞基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所述屏蔽层和组织支架层中至少一层中还包括明胶微球;
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聚羟基脂肪酸酯;
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为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聚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物的共混物;
所述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聚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5)~(5:1);所述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中单体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的摩尔比为(1: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中单体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的摩尔比为1:2或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共聚物、聚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2: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或组织支架层的原料中,脱细胞基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1~10):(1~10);脱细胞基质与明胶微球的质量比为(1~10):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口腔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微球包括明胶和药物;所述药物选自抗菌剂、抗生素类药物、促组织愈合类药物、抗凝血类药物、抗炎类药物、免疫调节类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腔修复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银离子、三氯生、洗必泰和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生素类药物为丝裂霉素C、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异烟肼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促组织愈合类药物为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多肽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凝血类药物为肝素和水蛭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炎类药物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COX-2受体拮抗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局部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口腔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和组织支架层的厚度为0.2~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口腔修复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脱细胞基质溶于溶剂中,共混,制得电纺溶液;
(2)将所得电纺溶液经静电纺制备屏障层;
(3)再用所述电纺溶液在所述屏障层上通过静电纺制备细胞支架层,得到所述口腔修复膜;
在步骤(2)~(3)至少一个步骤的电纺溶液中加入所述明胶微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酸、乙酸、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醇、氯仿、二噁烷、三氟乙烷、三氟乙酸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诺维(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健诺维(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4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