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及电动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91248.5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B60L53/14;B60L5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赵娟 |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桩绝缘检测结束后,向充电桩发送第一电压值;利用驱动电机及其驱动回路,控制并联于直流充电口电容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值;设定充电需求电流值为预设电流值,并获取充电桩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进入充电阶段;在充电阶段,确定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根据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控制驱动回路的工作方式,以及调整充电需求电流值。本发明使得电动汽车自动确定是通过升压电路回路为动力电池充电,还是通过快充电路回路为动力电池充电,保证电动汽车以较优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复用驱动电机及其驱动回路作为升压电路的电动汽车,基于升压电路为动力电池充电时的电路回路,与不需要基于升压电路而直接由充电桩通过直流充电口为动力电池充电时的电路回路不同。但目前电动汽车在连接充电桩后,无法基于充电桩的输出电压等级,有效的控制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即,没有有效的控制策略,使得电动汽车自动确定使用哪条充电电路回路为动力电池充电,从而导致电动汽车不能自动以较优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充电桩绝缘检测结束后,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一电压值;
利用驱动电机及其驱动回路,控制并联于直流充电口电容的电压值为所述第一电压值;
设定充电需求电流值为预设电流值,并获取所述充电桩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进入充电阶段;
在所述充电阶段,确定所述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
根据所述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驱动回路的工作方式,以及调整所述充电需求电流值。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所述驱动回路包括:与所述第一绕组连接的第一驱动桥臂、与所述第二绕组连接的第二驱动桥臂、与所述第三绕组连接的第三驱动桥臂,其中,所述第一绕组与所述直流充电口连接;
根据所述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驱动回路的工作方式,以及调整所述充电需求电流值,包括:
在所述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不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桥臂关断,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桥臂或者所述第三驱动桥臂导通,同时,控制所述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为所述第一电压值;
在所述第二驱动桥臂导通的情况下,控制实际充电电流从所述直流充电口,经所述第一绕组,流向所述第二绕组,并由所述第二绕组升压后,经所述第二桥臂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同时,逐步调整所述充电需求电流值至预设允许值;或者
在所述第三驱动桥臂导通的情况下,控制实际充电电流从所述直流充电口,经所述第一绕组,流向所述第三绕组,并由所述第三绕组升压后,经所述第三桥臂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同时,逐步调整所述充电需求电流值至所述预设允许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驱动回路的工作方式,以及调整所述充电需求电流值,还包括:
在所述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最高可输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逐步接近动力电池的实际电压值,同时,保持所述充电需求电流为所述预设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