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再生超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580.4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汤佳鹏;刘希文;朱俐;葛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12 | 分类号: | A61L31/12;A61L31/02;A61L31/04;A61L31/06;A61L31/16;D01F1/10;D01F8/02;D01F8/10;D01F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骨再生超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贝壳粉碎研磨,在氧气氛围下经高温焙烧去除有机质,用烷基多糖苷进行插层得有机碳酸钙粉末,再吸附阿仑膦酸钠,之后与酪蛋白磷酸肽一同包载于聚氧化乙烯和聚乙烯醇‑聚己内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核壳超细纤维膜。本发明制备的骨再生超细纤维膜具有促进骨组织再生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再生超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周病、根尖病变、肿瘤、外伤等原因而导致的骨组织缺损是口腔临床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骨缺损修复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促进受损区的骨组织再生,恢复受损区骨组织的生理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目前骨缺损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骨移植、牵张成骨、骨组织工程、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等。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是近年来修复骨缺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它是根据各类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的特点,如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迁移速度较快,而成骨细胞移行速度较慢,创造出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环境,即将屏障膜材料置于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阻止干扰骨形成且迁移速度较快的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允许有潜在生长能力、迁移速度较慢的前体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优势生长,同时保护血凝块,减缓组织压力,实现缺损区的骨修复性再生。屏障膜在引导骨再生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这一技术也被称为膜引导技术或膜引导再生技术。但是,现有的屏障膜对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再生超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膜具有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再生超细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贝壳粉碎研磨得到碳酸钙粉末;
S2.将所述碳酸钙粉末在氧气氛围下升温至600-800℃,高温焙烧2h,得到纯化碳酸钙粉末;
S3.将所述纯化碳酸钙粉末加入到烷基多糖苷溶液中,充分搅拌得均匀的糊状物,用盐酸溶液调pH值为7.0,静置后过滤去滤液,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有机碳酸钙粉末;
S4.将所述有机碳酸钙粉末加入阿仑膦酸钠溶液,充分搅拌,过滤去滤液后干燥,得到阿仑膦酸-碳酸钙插层粉末;
S5.将所述阿仑膦酸-碳酸钙插层粉末加入到酪蛋白磷酸肽、聚氧化乙烯和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核层前驱体溶液;
S6.将聚己内酯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加入二氯甲烷中,得到壳层前驱体溶液;
S7.将所述核层前驱体溶液和所述壳层前驱体溶液,采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超细纤维膜,经烘干得到骨再生超细纤维膜。
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S1中,所述碳酸钙粉末的粒度为200-500nm。
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S2中,升温的速率为20-30℃/min。
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S3中,所述烷基多糖苷溶液的溶质为APG0810、APG1214、APG0814、 APG0816、APG1216和APG2000中的一种;所述烷基多糖苷溶液的浓度为80-100g/L,所述纯化碳酸钙粉末与所述烷基多糖苷溶液的比例为1g:(80-135)mL。
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S4中,阿仑膦酸钠溶液浓度为3-9g/L,有机碳酸钙粉末与阿仑膦酸钠溶液的比例为1g:(50-100)mL。
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S5中,阿仑膦酸-碳酸钙插层粉末、酪蛋白磷酸肽、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和水的比例为(1-1.5)g:(3-5)g:(4-5)g:(6-8)g: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