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186.5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吴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易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44;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洪荒之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王春颖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支原体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及其 使用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解脲支原体的引物以及探针,一方面,针对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共同保守基因序列进行特异性地扩增,能够在恒定温度条件下进行检测,启动反应的时间快,检测时间明显缩短,使整个扩增反应的时间由普通反应体系的2h缩短到40min,从而实现了解脲支原体的快速检测;另一方面,检测灵敏度高,可达5copies/μl,检测范围宽,具体为5*104~5copies/μl,且只需进行一步核酸恒温反应即可,使用方法快速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解脲支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共生微生物,为致病性比较弱的条件致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初期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引起生殖系统炎症(例如,非淋菌性尿道炎、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从表型和基因型上可以将解脲脲原体分为两个生物群,即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 Parvum,UP)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解脲支原体是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不仅会引起阴道、宫颈等生殖器感染,而且与流产、不育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密切关系。
目前,通常采用培养法以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解脲支原体。培养法的敏感性高,但其存在临床检测时间过长的问题,且培养法无法区分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不能特异性地检测解脲脲原体;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更灵敏、更特异、更精确的核酸检测技术,市面上已有一些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解脲支原体的试剂盒产品,但普遍存在检测灵敏度低、检测时间较长以及使用方法较繁琐的缺点。
可见,现有的检测解脲支原体的试剂盒还存在着检测灵敏度低、检测时间长以及使用方法繁琐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检测解脲支原体的试剂盒还存在着检测灵敏度低、检测时间长以及使用方法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引物,包括:正向引物以及反向引物;
所述正向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1或者为该序列的核苷酸互补序列SEQ ID NO:5,所述反向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2或者为该序列的核苷酸互补序列 SEQ ID NO: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探针,所述探针的序列为
SEQ ID NO:3,所述探针上分别标记有四氢呋喃、荧光报告基团、荧光淬灭基团以及间臂基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解脲支原体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以及权利要求2~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探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测样本进行孵育,并取适量孵育后的待测样本的上清液;
将所述正向引物、反向引物、内标品以及探针预先加入到反应液中,再将所得反应液分为三份,分别加入所述待测样本的上清液、阳性对照品以及阴性对照品;
再加入所述启动液,充分混匀,离心后放置于荧光仪中进行实时核酸荧光恒温扩增反应,并在实时核酸荧光恒温扩增反应过程中检测荧光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检测解脲支原体的试剂盒在检测解脲支原体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易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易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