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粉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240.2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结;施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伟新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粉 散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银粉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将聚乙二醇、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用水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加入纳米银粉和微米银粉,球磨均匀,过滤,干燥,制成改性银粉;将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溶解于溶剂中,加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所述改性银粉,研磨均匀后,再加热研磨进行反应,制成银粉分散体,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和导电性,可应用于导电银浆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粉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导电银浆主要应用于印刷电路、半导体封装、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是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银粉是导电银浆的关键材料,其含量、粒度、分散稳定性对导电银浆的性能影响很大。提高银粉含量是改善导电性的有效方法,但是明显增加了成本,且银粉含量过高会影响银浆的附着力和机械性能。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纳米银粉替代传统的微米银粉,利用纳米银粉的比表面积效应,提高导电性,该方法需要克服纳米银粉易团聚的缺陷,但纳米银粉表面能高,极易团聚,现有方法的改善效果有限,限制了导电银浆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一种银粉分散体的制备方法,银粉的分散稳定性好,导电性高,可应用于导电银浆制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银粉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乙二醇、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用水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加入纳米银粉和微米银粉,球磨均匀,过滤,干燥,制成改性银粉;
将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溶解于溶剂中,加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所述改性银粉,研磨均匀后,再加热研磨进行反应,制成银粉分散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银粉分散体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微米银粉、纳米银粉搭配,能形成更紧密的堆积结构,改善导电性,在球磨过程中,微米银粉还可起到辅助磨料的作用,促进纳米银粉分散。聚乙二醇、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均用作分散剂,聚乙二醇易与银粉表面形成氢键,从而吸附在颗粒表面,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改变银粉的表面电荷状态,使银粉颗粒之间形成排斥力,二者复配,使得在球磨过程中分散的银颗粒不易再次团聚。同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银粉进行表面改性,便于银粉与树脂复合,形成稳定的分散状态。
改性后的银粉加入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中,银粉表面的偶联剂分子插入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中,使银粉包裹在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表面,在后续加热研磨过程中,使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与端氨基反应,对银粉进行裹挟,并通过微米银粉、纳米银粉的相互堆积,形成密集均匀的分散结构,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改性银粉的重量比为10~15:5~10: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米银粉平均粒径不大于4μm,纳米银粉平均粒径为10~100n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米银粉和纳米银粉的质量比为4~10: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以纳米银粉和微米银粉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聚乙二醇、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分别为5~10份、5~15份、1~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或KH-57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DMF)、氮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银粉分散体在导电银浆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伟新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伟新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