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脱粒用多级切流滚筒脱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719.5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榜;裴二鹏;卢琦;王嘉伟;李敏江;杨原青;郑德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7/04 | 分类号: | A01F7/04;A01F12/12;A01F12/20;A01F12/26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0308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率 杂粮 作物 脱粒 多级 滚筒 装置 | ||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脱粒用多级切流滚筒脱粒装置,解决了脱粒装置对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脱粒时存在损失率高、脱净率低且脱粒设备易堵塞的问题。机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钢板和主纹杆滚筒,两相邻主纹杆滚筒之间均设置有传动逐稿轮,主纹杆滚筒的左侧设置有一对上副纹杆滚筒、一对喂入逐稿轮,三者下侧设置有分离凹板,分离凹板的左侧倾斜设置有进料板,进料板的左侧设置有链式输送机,机架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与链式输送机连接;分离凹板内设置支撑轴,支撑轴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螺杆。本发明实现了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的一次性机械化联合收获,脱净率大幅提升,避免了堵塞问题的同时降低了破碎率,损失进一步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作业用脱粒装置,具体为一种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脱粒用多级切流滚筒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作物脱粒装置主要靠冲击、揉搓、梳刷等原理,实现茎秆与籽粒的分离,主要结构形式包括纹杆滚筒式、钉齿滚筒式、轴流滚筒式、切流滚筒式、双滚筒式、弓齿滚筒式等脱粒装置,一般由转动滚筒和固定不动的栅格状凹板组成,通过调节滚筒转速和滚筒与凹板之间的入口和出口间隙的大小,满足不同作物脱粒和分离的需要。
传统的脱粒装置多用于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缺少针对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的脱粒装置,现有的脱粒装置用于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的脱粒时存在如下问题:
1、 损失率高,由于收获时茎秆含水率较高,脱粒时籽粒与茎秆粘附在一起,导致脱粒时夹带损失较大;
2、 脱净率低,由于收获时籽粒成熟度不一致,成熟度比较低的籽粒难以从茎秆上分离,导致脱粒不完全,需要二次脱粒或分段式收获;
3、 机器易堵塞,由于收获时茎秆含水率高,脱粒时会带来茎秆缠绕、分离筛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脱粒装置对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脱粒时存在损失率高、脱净率低且脱粒设备易堵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脱粒用多级切流滚筒脱粒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脱粒用多级切流滚筒脱粒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机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钢板,支撑钢板上方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与机架固定的支撑板,两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左右分布的主纹杆滚筒,两相邻主纹杆滚筒之间和最右端主纹杆滚筒右侧均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传动逐稿轮,最左端主纹杆滚筒的左侧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副纹杆滚筒,副纹杆滚筒的左侧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喂入逐稿轮;副纹杆滚筒、主纹杆滚筒及传动逐稿轮的下侧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分离凹板,分离凹板的左侧倾斜设置有进料板,进料板的左侧设置有与其倾斜面平行的链式输送机,机架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通过传动机构与链式输送机的链轮连接;分离凹板内设置有两根左右分布的支撑轴,支撑板上开有支撑轴穿入其内的竖向条状孔,支撑轴的前后两侧均开有位于支撑板内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且位于支撑钢板上侧的螺杆。
进行脱粒作业前,旋转螺杆,在支撑钢板的作用下,螺杆带动支撑轴上下升降,进而来调整分离凹板的高低,来实现物料输送间隙的调节;脱粒时,物料通过链式输送器落在进料板上,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喂入逐稿轮的作用下,将物料输送至两个相对转动的副纹杆滚筒之间,对物料进行撞击、碾压完成初步脱粒,与此同时,将物料输送至位于最左端的主纹杆滚筒下方,物料在主纹杆滚筒与分离凹板之间进行二次脱粒,二次脱粒后的物料从分离凹板后方甩出后进入最左端的一对传动逐稿轮之间,在这一对传动逐稿轮的相互转动作用下,物料进入左侧的第二个主纹杆滚筒与分离凹板之间,反复脱粒后从最右侧的一对传动逐稿轮之间甩出排出机外,完成脱粒作业。
克服了脱粒装置对含水率高的小杂粮作物脱粒时存在损失率高、脱净率低且脱粒设备易堵塞的问题。
位于上侧的喂入逐稿轮的转速大于位于下侧的喂入逐稿轮的转速。
该结构设计使得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会顺利进入副纹杆滚筒,杜绝物料回流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身组件及炒菜机
- 下一篇:一种独立双后轮舒适型远途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