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点云数据的输电通道建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404.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刘高;彭炽刚;李雄刚;成国雄;翟瑞聪;王年孝;郭锦超;廖如超;饶成成;陈赟;周强辅;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吕金金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输电 通道 建模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点云数据的输电通道建模方法及系统,基于点云数据的输电通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杆塔标准模型库,杆塔标准模型库中包括多个标准杆塔模型;构建环境模型;获取输电通道区域中的多个待建模杆塔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杆塔类型;依据多个待建模杆塔的位置信息,将与多个待建模杆塔对应的多个标准杆塔模型融合至环境模型中;获取输电通道区域内多组待建模电力线的轨迹信息;依据轨迹信息在中间模型中完成多组待建模电力线的模型构建。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融合、复用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建模的效率,且能够在后续其他区域的输电通道建模过程中让杆塔标准模型库重复使用,且杆塔标准模型库也能够通过不断更新的方式保持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点云数据的输电通道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电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网(特别是郊外和山区)基本都是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外部的侵袭,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现阶段对于安全隐患的解决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但是人工巡检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目前市面开始推出了基于图像处理或基于点云数据的检测方式,这些检测方式能够自动识别出隐患或故障所在。
这些自动识别的方式在识别出问题所在后,则需要进行有效的展示,以便准确的处理问题。传统的展示方式主要采用数据报表方式,通过文档的形式描速问题所在。现阶段,则开始逐步的推出可视化展示方式,而可视化展示方式难以避免模型构建这一过程。现阶段的模型构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二维图纸和获取到的环境信息等,人工构建模型;另一种是通过激光雷达获取到点云数据,然后依据点云数据进行建模。这两种建模方式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成本,且在面对一个新的输电通道时,还需要重新进行大量的建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基于点云数据的输电通道建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输电通道建模复杂、且难以重复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输电通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杆塔标准模型库,杆塔标准模型库中包括多个标准杆塔模型,多个标准杆塔模型与多种杆塔类型一一对应;获取输电通道区域的环境点云数据,构建环境模型;获取输电通道区域中的多个待建模杆塔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杆塔类型;依据多个待建模杆塔的位置信息,将与多个待建模杆塔对应的多个标准杆塔模型融合至环境模型中,构成中间模型;获取输电通道区域内多组待建模电力线的轨迹信息;依据轨迹信息在中间模型中完成多组待建模电力线的模型构建,形成输电通道模型。
可选地,多个标准杆塔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杆塔标准点云库和杆塔标准模型库;将多个杆塔标准点云数据导入杆塔标准点云库中,多个杆塔标准点云数据对应了多种杆塔类型;依据多个杆塔标准点云数据一一对应构建多个标准杆塔模型,并将多个标准杆塔模型导入杆塔标准模型库中。
可选地,获取输电通道区域的环境点云数据,构建环境模型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采集输电通道区域的环境点云数据;对环境点云数据进行抽稀,形成稀释环境点云数据;将稀释环境点云数据输入预先建立的分类模型,分类出地面点、植被点、建筑物点、非环境点;去除非环境点,以形成待建模环境点云数据;使用待建模环境点云数据构建环境模型。
可选地,依据多个待建模杆塔的位置信息,将与多个待建模杆塔对应的多个标准杆塔模型融合至环境模型中,构成中间模型包括以下步骤:依据多个待建模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类型,在环境模型中对应位置标记多个杆塔布置点;依据每个待建模杆塔的杆塔类型建立每个杆塔布置点与对应标准杆塔模型的空间索引关系;依据空间索引关系将与多个待建模杆塔对应的多个标准杆塔模型融合到环境模型中,构成中间模型。
可选地,获取输电通道区域内多组待建模电力线的轨迹信息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获取多组待建模电力线的电力线点云数据;通过多组电力线点云数据获取多组待建模电力线的轨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