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协同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710.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航;应甫臣;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4;H02J50/12;H02J5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卜荣丽;朱静谦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协同 无线 充电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协同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机器人,本申请方法包括第一机器人识别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静止的第二机器人;若存在,则判断静止的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超过预设时长,则第一机器人向第二机器人发送连接请求;若接收到第二机器人返回的连接成功并且电量充足的信息时,则不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若连接失败或接收到第二机器人返回的连接成功且电量不足的信息时,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本申请解决现有的充电方式会导致送物失败或回充失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人协同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产业持续升温,机器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服务机器人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服务机器人的种类和应用场景包括很多种,比如酒店服务机器人、安防机器人、运输机器人、机场引导机器人等。
所有种类机器人的功能实现都需要电的支撑,现有的对于机器人的充电方案为:提供可以充电的充电桩,机器人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但是发明人发现机器人通过上述方式充电时,当机器人出现电量不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或回到充电桩的情况下,机器人由于电量耗尽就无法及时到达目的地或返回充电桩,导致送物任务失败或回充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协同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机器人,解决现有的充电方式会导致送物失败或回充失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协同的无线充电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机器人协同的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第一机器人识别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静止的第二机器人;
若存在,则判断静止的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若超过预设时长,则第一机器人向第二机器人发送连接请求;
若接收到第二机器人返回的连接成功并且电量充足的信息时,则不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
若连接失败或接收到第二机器人返回的连接成功且电量不足的信息时,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器人识别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静止的第二机器人包括:
第一机器人通过机器人识别模型识别预设范围是否存在静止的第二机器人,其中,所述机器人识别模型为由机器人的外形特征组成的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的用于识别第二机器人的算法模型。
可选的,所述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包括:
第一机器人通过内置的谐振感应耦合电路中的发射线圈向第二机器人内置的谐振感应耦合电路中的接收线圈进行电能的传输。
可选的,在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机器人判断是否存在已经对第二机器人充电的第三机器人;
若不存在,则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
若存在,则不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
可选的,在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机器人判断是否存在准备为第二机器人充电的第三机器人;
若不存在,则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
若存在,则与第三机器人进行位置信息和/或电量信息的共享,根据位置信息和/或电量信息判断是否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根据位置信息和/或电量信息判断是否启动对第二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