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448.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翔;罗云;刘春;余立强;薛佳正;陈宫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玉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制孔法 垂直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通过在制孔面上建立制孔平面模型,根据钻孔执行器的移动路径建立制孔法向路径模型,测量制孔平面模型与制孔法向路径模型之间的夹角,进而得到机器人系统制孔法向垂直度,提高了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孔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制造领域朝着高精度、自动化与柔性化、低成本、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于飞机产品的质量和机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需求对于飞机实现高精度的测量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在现代测量技术中,高精度的数字化测量工具与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生产制造所需要的数据,从而为零件加工、装配制造等环节提供有效地参考依据,进一步可以避免产品质量缺陷、降低出错的概率,最终提高产品质量。
在飞机制造测量技术中,对于零件制孔法向垂直度的测量是非常关键的。孔的垂直度直接影响了连接件的安装性能,斜孔可能导致连接件易产生受力不均衡,在飞机疲劳载荷作用下易出现剪短、脱落等连接失效,严重影响了飞机的质量和安全性。针对现有的制孔技术,如手工制孔、机器人制孔和自动进给钻制孔方式,其中手工制孔其法向精度受工人操作水平的影响,因此法向精度变化较大。对于机器人制孔和自动进给钻制孔方式,其法向精度受标定精度和制孔系统自身的精度影响,但是制孔精度的一致性是非常好的。
在现有飞机装配作业制孔法向精度检测中,通常有以下方式:(1)将检查销插入孔中,然后使用直角尺进行定性的测量,或者使用角度尺进行目视测量;(2)将铆钉插入孔中,使铆钉头与零件表面完全贴紧,然后用塞尺从多个角度检测铆钉表面的贴合度,从而定性判断孔的垂直度。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检查销或铆钉等连接件与孔壁表面紧密贴合才能更好的实现制孔法向垂直度的测量,如果配合间隙过大将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况且,采用直角尺和塞规分别进行测量时,只能进行定性判断,不能定量。此外,采用角度尺进行测量时,受仪器结构影响其分辨率较小,角度误差测量较大。因此,考虑采用数字化测量设备,借助于一些原理和方法,实现制孔法向垂直度的精确测量对于提高飞机零部件连接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孔是非常关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实现对机器人制孔系统的制孔法向垂直度进行精确测量计算。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器人制孔法向垂直度测量方法,在制孔面上建立制孔平面模型,根据钻孔执行器的移动路径建立制孔法向路径模型,测量制孔平面模型与制孔法向路径模型之间的夹角,进而得到机器人系统制孔法向垂直度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建立制孔平面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在制孔面上确定制孔点,并以制孔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步骤A2、在制孔点周围通过激光反射标靶建立至少三个不共线的平面测量点,并读取至少三个不共线的平面测量点的坐标;
步骤A3、通过至少三个不共线的平面测量点的坐标进行拟合以得到制孔平面模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2中,还包括通过激光反射标靶设置在制孔点周围的一个平面过度点,将平面过度点的坐标与任意三个不共线的平面测量点的坐标进行拟合得到至少一个过度制孔平面模型,并计算过度制孔平面模型与制孔平面模型之间的共面度,并通过共面度对制孔平面模型进行修正。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通过对共面度加权实现对制孔平面模型进行修正,共面度对应权重伴随平面过度点与制孔点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建立制孔法向路径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将激光跟踪仪固定在机器人制孔系统的末端执行器上,并控制末端执行器采用单步运行模式移动至制孔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4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